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
本院暂无医生评论

医院动态

更多 >

儿童常见病攻略,妈妈们看过来

每到夏季,温度高、空气湿度大,空气中细菌、病毒繁殖快,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对于抵抗力比较低的儿童来说,疾病更易找上门来。8月3日,记者从城阳人民医院普儿科了解到,夏季儿童常见疾病主要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肠胃炎等。如何避免这些疾病,成了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 手足口病 注意个人和饮食卫生 8月3日,记者从城阳区人民医院普儿科了解到,七八月份炎热、潮湿的环境,适合病毒生长、繁殖,儿童手足口病多发,平均每天的门诊量有四五例。普儿科主任冷振香说,1~3岁的儿童是高发人群,主要表现症状为手、足、口、臀部出现疱疹,一岁以内的孩子可能膝关节、肘关节上会出现疱疹,个别孩子全身长疱疹。孩子越小表现的症状越不明显。 攻略: 由于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疾病,个人和饮食卫生十分关键。冷主任说,饭前便后要注意洗手,家中要保持通风,尽量别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饮食要合理,少吃过甜、过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有的家长疑问,为什么孩子不出门也会得手足口病?主要是家长回到家后没换衣服也没洗手直接接触孩子导致的,因为孩子小,抵抗力弱,很容易被病毒侵袭。 疱疹性咽峡炎 发烧、嗜睡要及时就医 冷主任介绍说,七八月份,暑热导致儿童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每天在普儿科门诊发热的病人中,约有一半的病人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由于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导致细菌、病毒繁殖速度加快,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天气变凉,这种病就少了。1~3岁的儿童是高发人群,个别一岁以内的孩子也会得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症状是口里面长疱疹,个别的孩子有发烧等症状。大部分家长是因为孩子不吃饭、口里唾液多、哭闹才来看医生。”冷主任说。 攻略: 冷主任告诉记者,预防疱疹性咽峡炎要注意卫生,饭前洗手。家中要保持通风,别去人多的地方,合理饮食,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家长回家后,要换好衣服,洗了手后再去接触孩子,以防带回来的病毒让孩子患上疱疹性咽峡炎。 “孩子如果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能吃饭还是尽量吃,别让孩子接触其他孩子,家长要及时观察孩子的体温情况。如果孩子一直不退烧,还有嗜睡、发惊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以防引起脑炎和心肌炎。如果孩子出现抽搐,病情就比较严重了。”冷主任说。 胃肠炎 少吃冷饮忌暴饮暴食 炎热的夏季,各种胃肠道疾病也进入了高发季,尤其是儿童喜欢吃冷饮,因此夏季儿童急性胃肠炎发生的比例也比较高,每天有不少儿童因为胃肠炎就诊。冷主任说,胃肠炎主要表现在呕吐、腹泻、腹痛三大症状,其他的有病毒性胃肠感冒,主要表现在发烧。如何避免宝宝受肠胃炎的折磨,是很多妈妈们关心的问题。 攻略: 少吃冷饮,忌暴饮暴食,尽量少吃烧烤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和一些高脂肪的食物,如果出现轻度腹泻,妈妈们可给孩子喝点米汤、豆浆等,如果腹泻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腋下出汗有点臭,不知道是不是狐臭!
聂小娟
回答: 腋下出汗伴有异味可能是狐臭,也可能是普通汗臭。狐臭通常表现为刺鼻的酸腐味,且异味持续存在;普通汗臭多为暂时性,清洁后可缓解。狐臭与大汗腺分泌旺盛、细菌分解汗液有关,汗臭则多由小汗腺排汗过多导致。 1、狐臭特征 狐臭的异味类似洋葱或变质油脂,常伴随油腻性黄色汗渍。异味在青春期加重,与环境温度无关,具有遗传倾向。患者可能合并油性耳垢,腋毛可见黄白色结晶。治疗需抑制大汗腺分泌,可遵医嘱使用乌洛托品溶液、氯化铝溶液等外用药物,严重者需考虑微波治疗或手术。 2、汗臭特点 汗臭气味较淡,多出现在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后。异味来源于表皮葡萄球菌分解汗液中的蛋白质,清洁后迅速消失。此类情况建议每日用抗菌皂清洗腋下,选择透气棉质衣物,必要时使用含三氯生的止汗露。保持腋毛修剪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 3、饮食影响 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如大蒜、咖喱会加重体味。这类食物含硫化合物经代谢后随汗液排出,建议减少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可调节皮脂分泌,推荐食用全谷物、深海鱼和坚果。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稀释汗液浓度。 4、局部多汗症 非狐臭的腋下多汗可能由交感神经亢进引起,表现为汗液浸透衣物。这种情况可尝试肉毒杆菌注射阻断神经信号,或使用格隆溴铵贴片。日常护理建议冷敷腋下,避免情绪紧张,穿着吸湿速干面料的衣物。 5、真菌感染 念珠菌或表皮癣菌感染会导致腋下异味伴红斑脱屑。需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洗,涂抹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保持患处干燥,避免共用毛巾,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此类感染。 建议每日早晚用中性沐浴露清洁腋下,运动后及时擦汗。选择不含酒精的止汗剂,避免刮毛后立即使用。若异味持续加重或伴随皮疹,需就诊皮肤科进行真菌检测或汗腺功能评估。腋下异味改善需要综合护理,包括规律作息、清淡饮食和科学用药,不可自行使用强效抑汗产品以免损伤皮肤屏障。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