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下降,器官和血管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因此,心血管疾病总喜欢“欺负”老年人,并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尽管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防不胜防,但是疾病本身可以预防。家属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时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态,以实际行动提高其生活质量。
心血管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心脏部位明显疼痛,并且呈现出了压迫感和紧缩感,就像是无形中有一块巨石压在胸口上一般,不仅让人喘不过气,而且还有闷痛。胸骨的下部分区域,或者是两侧肋弓交接的上半部分出现了以上疼痛感觉,并且痛感明显。
心血管供血不足,出现这5种疼痛时,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2、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看似是胃病,但在心脏病发时也会有类似症状出现,而且是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如果在平时没有胃病,却突然出现了类似情况,千万不要忽视心脏健康。
3、手臂被影响疼痛,在临床经验上,有有一种心脏病典型的症状就是沿着身体的左侧出现放射性疼痛。这种它能他是从胸部开始向着外部移动的,如果突然出现了手臂疼痛,也需要注意心脏健康。
4、头晕和头痛也可能是心脏病作祟,特别是突然出现的头晕和头痛,而且还伴随着胸部的不适合呼吸急促的情况,更是需要立刻就医。
5、通常喉咙和下巴疼痛与心脏病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如果胸部中央的疼痛蔓延到了这一部位,很有可能和心脏病发有关系,临床现实有部分心脏病患者,在病发之前都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家属应如何帮助家属防治心血管疾病?
1、心血管疾病的类型有很多,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甚至中风等,这些疾病的成因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饮食过于精细、运动过少都可导致机体代谢异常,血管内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随之增高。
因此,帮助中老年人预防并发现早期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在于纠正其生活方式,以粗粮、粗纤维食品代替精细面食、谨慎食用高盐/高胆固醇食品、督促其多喝水和适量运动等。
中老年人心慌、乏力可能是心血管出现问题,如何帮助防治呢?
2、作为中老年人的家属,应具备体检意识,好每年带家属体检一次,如长期存在不恰当的生活习惯,则可增加体检次数。心血管疾病的体检项目一般为心电图和彩超,必要时可进行核磁共振检测。
3、如果中老年家属已经出现了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佳的治疗时机。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后辈应多陪伴,给予适当的鼓励。
温馨提示:一般情况下,大病来临前,不会是毫无征兆的,只是人们常常忽略了这些身体早已经发出的救命信号。所以,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样的状况,一定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