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各种原因引发肝脏炎症的总称,在我国临床上病毒性肝炎非常常见,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炎在治疗方法上各不相同。肝炎患者除了要积极接受治疗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肝脏的护理,缓解肝炎患者的症状,那么,肝炎的治疗方法有那些,如何养肝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肝炎治疗方法?
1、急性肝炎
因急性肝炎一般为自限性,
大多可完全康复,所以一般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适当休息:
症状明显或病情较重如有黄疸者应强调卧床休息,卧床可增加肝流量,有助恢复。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劳。
合理饮食:
予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蛋白质摄入争取达到每日1—1.5g/kg,热量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适当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得益消化食物有利肝脏修复,不必过分强调高营养,以防发生脂肪肝,避免饮酒。
药物辅助:
辅以药物对症及恢复肝共冷,药物不宜太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一般肝功能正常的患者1—3个月后可恢复工作。一般不采用抗病毒治疗,极性丙型肝炎则是例外,因急性丙型肝炎容易转为慢性,早期应用抗病毒药可减少转慢率。可选用干干扰素或长效干扰素,疗程24周,可同时加用利巴韦林治疗。
心理平衡:
使病人有正确的疾病观,对肝炎治疗应有耐心和信心。切勿乱投医,以免延误治疗。
2、慢性肝炎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合理的休息和营养,心理平衡,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治疗。
可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和HCC的发生。
肝炎患者如何正确养肝?
1、必须要遵循医嘱按时足量服用药物
肝炎患者在明确诊断之后,必须要遵循医嘱按时服用药物,以免病情反复发作。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规范,谨记医嘱,不能自行更改药量,更换药物,以免电解质紊乱。
2、必须要定期进行检查
对于肝炎的患者来说,应该每半年进行一次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检查。通过定期检查,能够准确的判断病情进展程度,防止肝硬化发生。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应该每日测量体重,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清电解质水平,在服药过程中还需要明确治疗效果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3、劳逸结合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应该做到劳逸结合,在肝炎发作时需要卧床休息,在病情好转时可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还应该根据身体情况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得了肝炎要注意肝脏护理,医生给出6个小建议要牢记
4、饮食合理
想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就应该维持六分饱的饭量,慢性乙肝患者更是如此,乙肝会使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厌食甚至上吐下泻的症状,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机体的营养供给,也要保证每日的进食量,同时,病情好转时,也不要肆意暴饮暴食,以免肝脏肠胃超负荷,尽量摄入低脂肪和高蛋白食物,以粗纤维饮食为主,保持大便通畅。
5、戒烟戒酒
肝炎的患者必须要戒烟、戒酒,烟酒是损害肝脏的重要因素,对于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炎都必须要禁止饮酒,以免加重肝炎。很多治疗肝炎的药物都会通过肝脏代谢,长期饮酒会导致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肝炎患者戒酒不仅是要戒白酒和高度烈性酒,对于红酒、啤酒甚至含酒精的饮料都不能饮用。
温馨提示:肝炎是慢性病,很容易让患者对病情不重视,不认真治疗,时间拖得越久,病情加重,炎症就可能引发肿瘤,因此,当出现肝炎时,也不要过于慌张,及时查明病因、及早进行治疗才是关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