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佝偻病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初期
大多数疾病发生在3个月左右。这一时期主要是精神和神经症状。儿童有睡眠不安、哭闹、易出汗等现象。出汗后,头皮发痒,摇头摩擦枕头,枕头秃顶。
激期
除早期症状外,儿童主要是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用手指按压3~6个月大的孩子的枕骨和顶骨部分,感觉颅骨内沉,随意放松和弹回,称为乒乓球征。8~9个月以上的儿童头部常呈方形,前囟大及闭合延迟,严重者18个月前囟未闭合。肋骨与肋软骨的交界处像珠子一样膨胀,称为肋珠。胸骨中部向前突出,形状为“鸡胸”,或下沉为“漏斗胸”,胸下缘向外翻转为“肋外翻”;脊柱后突、侧突;会站立的小儿腿部会形成向内或向外弯曲的畸形,即“O”型或“X”型腿。
儿童的肌肉韧带松弛无力,由于腹部肌肉虚弱,腹部膨胀,平躺为“蛙腹”,因为四肢肌肉不能学会坐着走得晚,因为腿无力,容易摔跤。牙齿较晚,牙齿不规则,容易龋齿。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儿童表情冷漠,语言发育缓慢,免疫力低下,易并发感染和贫血。
恢复期
经过一定程度的治疗,各种临床表现均消失,肌肉张力恢复,血液生化变化和X射线也恢复正常。
后遗症期
在3岁以后的儿童中,临床症状在治疗或自然恢复后消失,只有严重的佝偻病留下不同部位和程度的骨畸形。
什么是预防佝偻病的常见饮食?
1、适量的蜗牛、酱油和醋。将蜗牛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煮沸。取蜗牛肉蘸调料,经常煮。
2、猪脊或腿骨150克,红萝卜200克。洗净两者,一起煮汤。本方适用于肾脾虚弱引起的儿童佝偻病。
3、胎盘粉10克,醋炒鱼骨50克,蛋壳20克,白糖30克。共研细末,每次0.5克,每天3次,长期服用。
4、虎胚骨(酒灼热)、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茯苓、辣桂、防风、当归、川穹、牛膝等。将药制成末、炼蜂蜜、丸麻子,每服5丸、葡萄酒或木瓜汤。
5、怀山药、牡蛎、龟板、黑芝麻15克,怀牛膝、熟地、茯苓9克,首乌12克,山茱萸肉、生白术、西参、全当归6克,益智仁3克,红枣三个。用水煎,或将药研成细末,和匀,每天早晚用开水冲洗4.5克。同时,每天用9克黄芪和5个红枣煎一次汤和枣。
6、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和乳制品也被广泛接受,如鲜奶、酸奶、奶酪和其他富含钙的食物。它们是孕妇和儿童摄入钙的好食物;此外,蔬菜也是钙的来源之一,如金针菜和胡萝卜布、卷心菜、卷心菜,富含维生素,能为人体提供钙,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吃;鸡蛋在生活中不可或缺,钙含量也很高。每100克食物的钙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