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矿业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创建于1998年,现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医学硕士1名,在读硕士生2名,设有床位35张。科室擅长: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治疗鞍区肿瘤、颅底肿瘤、胶质瘤、脑膜瘤、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脊髓拴系综合症和脊髓脊膜膨出,以及小儿神经外科和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对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肿瘤卒中等神经外科急重症患者的急诊救治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规范化的、科学的诊疗救治程序,真正实现了便捷、快速、有效;采用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经单鼻孔蝶窦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国内掌握经口鼻蝶窦、单鼻孔蝶窦、经单鼻孔蝶窦神经内镜技术切除垂体腺瘤的医院之一;利用显微、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切除不同大小的听神经瘤,保留面神经功能,恢复面神经功能,并对累及面神经等颅神经的颅底脑膜瘤,颈静脉孔肿瘤,脊索瘤,胆质瘤(上皮样囊肿)进行了有效治疗;利用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在神经内镜下利用锁孔技术完成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并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了有效治疗;利用显微、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廉旁、颅底、鞍结节、小脑幕、脑室内脑膜瘤;结合显微神、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脊髓内肿瘤和脊髓外肿瘤,并对颅颈交界处畸形,小脑扁挑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进行有效治疗。科室还能发挥神经康复中心的作用,促进病人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该科承担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等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带教工作。近几年来,科室人员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局级科技进步奖1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促进全面标准化管理

8月26日、27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丁庆才同志带领医德医风检查考核领导小组到内科系统和门诊系统各科室检查医德医风建设情况,查阅了科室医德医风档案资料,通过与科主任、护士长访谈,了解了各科室医德医风动态管理情况。 通过检查发现,大部分科室对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比较重视,档案资料齐全、规整、有序,有培训、有考核、有评价,动态管理有记录,但也存在个别科室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管理松散的情况。有的资料不齐全,存放混乱,没有统一归档;有的将资料束之高阁,没有坚持日常的动态管理,使各项制度和规定形同虚设;有的科室员工不佩戴胸牌,每到检查的时候,总是找各种客观理由为自己辩解,这也暴露出科室负责人在此项工作中的管理漏洞。 根据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医德医风检查考核领导小组及时给各科室进行了反馈,提出了具体的整改要求,并要求相关各科室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加强动态管理,通过培训学习和考核,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和执行能力,为医院复审和全面标准化建设作出积极地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动态血糖仪准确度怎么样
刘福强
回答: 动态血糖仪的准确度通常较高,能够满足日常血糖监测需求。动态血糖仪通过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反映血糖水平,其测量结果与静脉血糖值存在一定差异但相关性良好。 动态血糖仪的传感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或电化学技术,每1-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血糖数据,可捕捉传统指尖采血难以发现的血糖波动趋势。临床验证显示,动态血糖仪的平均绝对相对差值多在10%-15%之间,餐后血糖波动较大时误差可能略有增加。新型设备的传感器精度已显著提升,部分产品在血糖正常范围内误差可控制在8%以内。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传感器需定期校准,植入部位应避开肌肉和脂肪过厚区域,剧烈运动或体温变化可能暂时影响读数准确性。 动态血糖仪对低血糖的预警功能优于传统检测方式,能识别90%以上的无症状低血糖事件。但严重脱水、休克等极端生理状态下,组织间液与血液葡萄糖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出现显著偏差。部分患者对传感器材料过敏或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时,测量值也可能受到影响。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认证的产品,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数据解读,能最大限度保证监测有效性。 建议使用者定期对比动态血糖仪与静脉血检测结果,佩戴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强电磁场干扰。若发现数据持续异常或与症状不符,应及时联系医生复核。动态血糖监测不能完全替代实验室检测,重大医疗决策仍需结合静脉血糖结果综合判断。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