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矿业中心医院

麻醉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手术麻醉科是全院重点临床科室之一,全科医务人员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技水平,本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原则,全心全意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8人,包括麻醉医师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护师19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2人,护师6人。

科室现有净化手术室、门诊手术室、疼痛门诊三个区域。手术室拥有的8个层流净化手术房间均配备了德国、美国进口麻醉机及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仪,拥有全进口的人工心肺机、插管纤支镜、血气分析仪、麻醉深度监测仪、神经刺激定位仪等先进设备;同时拥有关节镜、腹腔镜、胸腔镜、电切镜、膀胱镜、骨科显微镜、神经外科显微镜等高端设备。科室在神经外科、腹部外科、矫形外科、胸心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小儿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整形科、烧伤科等各专科手术的麻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全年实行择期手术24小时开放制,每年完成手术6000余台。

疼痛门诊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了“明确诊断、综合治疗、安全有效”的基本原则,强调病变特点与治疗技术生物效应特点的紧密结合。对各种慢性疼痛的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还配合其它科室,开展了无痛分娩、无痛人流和无痛腔镜检查业务,满足了不同层次病人的医疗需求。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促进全面标准化管理

8月26日、27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丁庆才同志带领医德医风检查考核领导小组到内科系统和门诊系统各科室检查医德医风建设情况,查阅了科室医德医风档案资料,通过与科主任、护士长访谈,了解了各科室医德医风动态管理情况。 通过检查发现,大部分科室对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比较重视,档案资料齐全、规整、有序,有培训、有考核、有评价,动态管理有记录,但也存在个别科室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管理松散的情况。有的资料不齐全,存放混乱,没有统一归档;有的将资料束之高阁,没有坚持日常的动态管理,使各项制度和规定形同虚设;有的科室员工不佩戴胸牌,每到检查的时候,总是找各种客观理由为自己辩解,这也暴露出科室负责人在此项工作中的管理漏洞。 根据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医德医风检查考核领导小组及时给各科室进行了反馈,提出了具体的整改要求,并要求相关各科室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加强动态管理,通过培训学习和考核,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和执行能力,为医院复审和全面标准化建设作出积极地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艾滋病的预防方法常见的有哪些
聂小娟
回答: 艾滋病可通过避免高危性行为、使用安全套、不共用注射器、暴露后预防用药、母婴阻断等方式预防。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1、避免高危性行为 高危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包括无保护性行为、多性伴侣等。保持单一性伴侣并确保双方健康状态明确,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若存在不确定因素,建议定期进行HIV检测。性行为中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 2、使用安全套 乳胶或聚氨酯材质的安全套可物理阻隔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病毒。每次性交均需使用未过期的新安全套,避免滑脱或破裂。肛交时因黏膜更脆弱,需配合水基润滑剂减少摩擦损伤。安全套对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同样有效。 3、不共用注射器 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是血液传播的高危行为。病毒可通过残留血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应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或通过正规机构获取清洁针具。医疗环境中须严格执行器械消毒规范,避免针灸、纹身等操作中的交叉感染。 4、暴露后预防用药 发生疑似暴露后72小时内可启动PEP阻断治疗,常用方案为替诺福韦联合恩曲他滨和多替拉韦钠片,连续服用28天。适用于职业暴露或高危性行为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用药指征。及时干预可使感染概率下降八成以上。 5、母婴阻断 HIV阳性孕妇需在孕期服用齐多夫定等抗病毒药物,降低胎儿感染概率至2%以下。分娩时选择剖宫产并避免母乳喂养,新生儿需接受6周预防性用药。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可使传播风险从15%-45%降至1%以下。 日常应避免接触他人血液或伤口分泌物,外伤处理时佩戴手套。医疗机构需严格筛查血液制品,使用核酸检测可将窗口期缩短至11天。高危人群每3-6个月检测HIV抗体,早期发现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接触疑似污染物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必要时就医评估。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