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肿瘤医院

疼痛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贵州省肿瘤医院疼痛科成立于2012年,依托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逐渐发展壮大;是目前贵州省三甲医院中唯一开设疼痛病房的医院, 1991年开设疼痛门诊,2005年成立疼痛中心,拥有10张病床。2009年注册为疼痛科,目前开设病床25张,门诊8000余人次/年。共有医护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人。科室以微创介入治疗疼痛性疾病为特色,拥有先进的疼痛治疗设备如瑞典神经射频仪、日本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德国臭氧治疗仪、HANSE治疗仪等。负责术后镇痛、无痛胃肠镜检查、癌性疼痛及各种慢性疼痛的诊疗,相继开展了多种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如DSA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靶点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选择性脊神经根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此外还开展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上腹下神经丛阻滞术、奇神经节阻滞术等交感神经及外周神经阻滞术治疗各种交感维持相关性疼痛及疑难疼痛、关节腔臭氧注射治疗关节疾病等各种疼痛治疗技术。

疼痛科先后派人到山东省立医院、深圳南山区人民医院、北京中关村脊柱微创外科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等国内知名疼痛专科交流、学习。并邀请国内著名疼痛诊疗专家来我省讲学及指导工作。先后多次协办及承办了国家级、省级疼痛继续教育学习班,培养疼痛硕士研究生10余名,参加本科生疼痛诊疗学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卫生厅、省医学会组织的疼痛义诊活动,此外每年为配合“世界疼痛日”、“中国镇痛周”举行的疼痛义诊活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了推动我省疼痛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医院动态

更多 >

贵州省肿瘤医院首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报道

甲状腺外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在近年有上升趋势,而且大部分病人为年轻女性。传统的甲状腺外科手术虽然创伤不是很大,但需在颈部留下难祛的手术疤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人颈部的外观;尤其是一些年轻爱美人士甚至不能接受因颈部术后留下疤痕而放弃手术,进而延误了手术时机。甲状腺腔镜手术就是专门为爱美人士所设计的,其手术切口在隐蔽部位,术后颈部无手术疤痕,深受广大爱美人士的欢迎。 腔镜甲状腺手术首先由Hüscher于1997年介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手术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尤其在我们国家的沿海发达地区,甲状腺腔镜手术开展十分广泛。但在我国中西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该项技术的开展亦相对滞后。尤其是在我们贵州省贵阳市,虽在早些年贵阳医学院甲状腺外科曾请广州暨南大学专家来做了一次甲状腺腔镜手术,但由于各种因素,此项技术在近十年并未广泛开展。 贵州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医生经过2年的培训学习,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2014年04月21日成功自主完成了一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病人康复顺利,病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40岁,发现颈前包块半年坚决要求手术入院。查体:甲状腺峡部可扪及包块约2cm,质韧,光滑,无触痛,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B超提示:甲状腺峡部2cm无低回声结节。术前诊断:甲状腺峡部结节。经手术前认真评估和详细的术前沟通,患者的病情非常适合腔镜甲状腺手术。做好术前准备,于2014年04月21日在全麻下行经胸乳式腔镜甲状腺手术,手术顺利,出血少,术后病人顺利康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排湿气,吃什么效果好
马晓斌
回答: 排湿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效果较好的食物有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茯苓等,也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丸、平胃散、二妙丸、五苓散等药物。 一、食物 1、薏米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合湿气重伴有水肿、腹泻的人群。可煮粥或煲汤食用,但脾虚无湿者慎用。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对湿热引起的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有效。常与薏米搭配煮水饮用,阴虚津亏者不宜过量。 3、山药 山药补脾养胃的同时兼具祛湿作用,适合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蒸食或炖汤,湿热实证者需配伍其他祛湿食材。 4、冬瓜 冬瓜皮和籽利尿效果显著,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小便短赤、口渴烦热。建议连皮煮汤,脾胃虚寒者应减少食用量。 5、茯苓 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对痰湿眩晕、心悸失眠有改善作用。多用于药膳配伍,肾虚滑精者需谨慎使用。 二、药物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体倦乏力,含有人参、白术等成分。需注意感冒发热期间禁用。 2、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针对暑湿感冒伴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3、平胃散 平胃散主治湿阻中焦导致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含苍术、厚朴等成分。阴虚内热者不宜长期服用。 4、二妙丸 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足膝红肿、白带黄稠,含黄柏、苍术等成分。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使用。 5、五苓散 五苓散改善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含茯苓、泽泻等成分。肾阳衰微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需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减少生冷甜腻食物摄入,可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祛湿效果。若湿气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物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须严格遵循医嘱。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