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肿瘤医院

我院成功实施省首例“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微创术”

时间:2013-03-1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3年3月15日,贵州省肿瘤医院实施省内首例“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微创术” ,为一年轻男子成功治疗手掌多汗症,为其解除了多年烦恼。

  家住新添寨的20岁男子黄先生,从小手掌出汗就比较多,直至近两年明显感觉手汗多而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比如生活中,女朋友觉得他手掌汗多不愿意和他牵手;工作中,伏案工作接触过的纸张会被浸湿,常常受到老板的批评,朋友和同事常常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种种现象让他逐渐产生自卑心理。家人猜测是身体里长了什么肿瘤而造成的怪病,所以带他到贵州省肿瘤医院求诊。

  据我院胸外科医生介绍:手汗症是因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时,交感神经机能亢进而造成手掌排汗异常增加所致,是我国常见疾病之一,该病重在早期发现,越晚发现后果越严重,治疗过程越困难。贵州省肿瘤医院专家经过会诊后,决定为其实施“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微创术”,通过胸腔镜下将胸交感神经切断,能把亢奋的神经活动降低,从而达到减低手汗症的症状。3月15日上午,医生经过半小时的手术,成功地为其实施“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微创术”,该微创术伤口很小,手术当天,黄先生就能恢复正常的起居饮食。

医院动态

更多 >

贵州省肿瘤医院首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报道

甲状腺外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在近年有上升趋势,而且大部分病人为年轻女性。传统的甲状腺外科手术虽然创伤不是很大,但需在颈部留下难祛的手术疤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人颈部的外观;尤其是一些年轻爱美人士甚至不能接受因颈部术后留下疤痕而放弃手术,进而延误了手术时机。甲状腺腔镜手术就是专门为爱美人士所设计的,其手术切口在隐蔽部位,术后颈部无手术疤痕,深受广大爱美人士的欢迎。 腔镜甲状腺手术首先由Hüscher于1997年介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手术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尤其在我们国家的沿海发达地区,甲状腺腔镜手术开展十分广泛。但在我国中西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该项技术的开展亦相对滞后。尤其是在我们贵州省贵阳市,虽在早些年贵阳医学院甲状腺外科曾请广州暨南大学专家来做了一次甲状腺腔镜手术,但由于各种因素,此项技术在近十年并未广泛开展。 贵州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医生经过2年的培训学习,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2014年04月21日成功自主完成了一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病人康复顺利,病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40岁,发现颈前包块半年坚决要求手术入院。查体:甲状腺峡部可扪及包块约2cm,质韧,光滑,无触痛,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B超提示:甲状腺峡部2cm无低回声结节。术前诊断:甲状腺峡部结节。经手术前认真评估和详细的术前沟通,患者的病情非常适合腔镜甲状腺手术。做好术前准备,于2014年04月21日在全麻下行经胸乳式腔镜甲状腺手术,手术顺利,出血少,术后病人顺利康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吃苯磺酸氨氯地平头晕
邵自强
回答: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后出现头晕可能是药物常见不良反应,通常与血压下降过快或个体敏感性有关。头晕可能与血容量不足、剂量调整期、体位性低血压、药物相互作用或基础疾病加重等因素相关,多数可逐渐耐受,若持续不缓解需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部分患者用药初期因血管快速扩张导致脑部供血暂时性不足,出现轻微头昏或眩晕感。这种现象常见于清晨服药后1-2小时或突然改变体位时,伴随面色潮红、心悸等血管扩张表现,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可自行缓解。建议服药期间保持缓慢起身动作,避免空腹用药,同时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波动情况。 少数患者对药物成分敏感或存在代谢异常时,可能引发持续性头晕伴头痛、恶心等不适。这种情况多见于合并肝肾功能不全、高龄或同时服用CYP3A4抑制剂如红霉素的患者,因药物代谢减慢导致血药浓度升高。若头晕伴随视物模糊、意识障碍或血压低于90/60mmHg,需警惕严重低血压风险,应立即停药并急诊处理。合并颈动脉狭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出现中枢性眩晕,需联合神经科评估。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期间应避免突然站立、高温环境及剧烈运动,每日保持充足水分摄入。记录头晕发作时间与血压数值,复诊时向医生反馈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降压方案。避免自行合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或非甾体抗炎药,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监测血糖以防掩盖低血糖症状。若头晕持续超过两周或影响日常生活,需考虑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与药物基因检测。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