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肿瘤医院

国内首例3D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在我院成功开展

时间:2013-10-1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原本只是一台普通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却因为护士递过来的一副“墨镜”而改变:腹腔里的器官似乎触手可及。因为视觉效果太清晰、立体,能够做到“膜解剖”,整个脏器能够从间隙膜的层面进行剥离,可谓真正的“抽丝剥茧”。

  这是近日我院成功开展的国内首例3D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由贵阳医学院副院长、贵州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首席专家孙诚谊教授牵头引入的3D腹腔镜(karl storz 3D TIPCAM),在我院成功开展了一例3D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当手术开始时,全体医生都戴上3D眼镜,手术室仿佛一下变成了“3D影院”;高清立体影像取代了以往的平面视图,“真正让医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到那些非常精细的血管结构。

  孙教授说,3D全高清腹腔镜手术系统,能够清晰呈现真实视觉中的三维立体手术视野,并清楚地显示腹腔内组织解剖结构,层次感较普通腹腔镜更加明显,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为手术医生更安全、更精准地完成手术提供保证,从而减少了出血及各类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整个手术过程就像在电影院看了一场视觉大片一样,3D技术让手术变成“艺术”。

  3D手术的出现,代表着微创外科与时俱进的求新求变,这一技术本身也经历着变化。早在1992年,就有医生尝试过3D腹腔镜手术,但当时因为技术本身的缺陷效果不佳,远不及现在这样清晰、明亮。第一代立体腹腔镜必须让医生戴着头套试显示器,而现在只需要戴一副轻巧的偏光眼镜即可。

  贵州省肿瘤医院将积极推广3D腹腔镜手术,并应用于医学教学、大会手术演示等,以进一步普及微创外科,造福患者。 

医院动态

更多 >

贵州省肿瘤医院首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报道

甲状腺外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在近年有上升趋势,而且大部分病人为年轻女性。传统的甲状腺外科手术虽然创伤不是很大,但需在颈部留下难祛的手术疤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人颈部的外观;尤其是一些年轻爱美人士甚至不能接受因颈部术后留下疤痕而放弃手术,进而延误了手术时机。甲状腺腔镜手术就是专门为爱美人士所设计的,其手术切口在隐蔽部位,术后颈部无手术疤痕,深受广大爱美人士的欢迎。 腔镜甲状腺手术首先由Hüscher于1997年介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手术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尤其在我们国家的沿海发达地区,甲状腺腔镜手术开展十分广泛。但在我国中西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该项技术的开展亦相对滞后。尤其是在我们贵州省贵阳市,虽在早些年贵阳医学院甲状腺外科曾请广州暨南大学专家来做了一次甲状腺腔镜手术,但由于各种因素,此项技术在近十年并未广泛开展。 贵州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医生经过2年的培训学习,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2014年04月21日成功自主完成了一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病人康复顺利,病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40岁,发现颈前包块半年坚决要求手术入院。查体:甲状腺峡部可扪及包块约2cm,质韧,光滑,无触痛,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B超提示:甲状腺峡部2cm无低回声结节。术前诊断:甲状腺峡部结节。经手术前认真评估和详细的术前沟通,患者的病情非常适合腔镜甲状腺手术。做好术前准备,于2014年04月21日在全麻下行经胸乳式腔镜甲状腺手术,手术顺利,出血少,术后病人顺利康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开颅手术后出现抽搐怎么办
申杰
回答: 开颅手术后出现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刺激、遵医嘱使用抗癫痫药物、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开颅手术后抽搐可能与脑水肿、术后感染、电解质紊乱、脑血管痉挛、癫痫发作等因素有关。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开颅手术后出现抽搐时需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误吸或窒息。可松开衣领和腰带,确保呼吸通畅。抽搐发作时不要强行按压肢体,避免造成骨折或肌肉拉伤。若患者意识不清,应暂时禁食禁水,待医生评估后再决定后续处理。 2、避免刺激 抽搐发作时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避免摇晃或大声呼叫患者,防止加重神经兴奋性。术后病房需保持适宜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4-26摄氏度,湿度维持在50%-60%。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刺激。 3、抗癫痫药物 对于术后癫痫发作,医生可能开具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卡马西平片等抗癫痫药物。这些药物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或抑制异常放电控制发作。使用前需评估肝肾功能,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突然停药,以免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4、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抽搐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脑水肿引起的抽搐可能伴随颅内压升高,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缺氧导致的抽搐常伴有血氧下降。护理人员需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发作形式和伴随症状,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5、及时就医 若抽搐持续超过5分钟、反复发作或伴随高热、意识障碍,需立即联系医疗团队。医生可能进行头颅CT复查排除颅内出血,或调整脱水剂用量控制脑水肿。对于感染引起的抽搐,需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严重脑血管痉挛可能需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 开颅手术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诱发抽搐。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瘦肉,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脑电图。家属需学习急救措施,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主治不可擅自处理。遵医嘱逐步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重建。 申杰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