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血透中心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肾内科由肾内专业和血液透析两部分组成,年门诊量10000人次,透析床位25张,年透析量13000人次,为院级特色学科。

科室目前拥有医生5人,护理人员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硕士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学历4人。

科主任:郝建荣,副主任医师,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学会委员,对急、慢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一体化”治疗,对晚期尿毒症患者的饮食、营养管理,血液透析治疗具有独到的临床体会。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肾内专业为肾病患者建立了慢病管理档案,并长期聘请北大医院和协和医院专家来我院会诊,已成功诊治许多肾脏病患者,延缓甚至阻断了患者的肾脏病发展进程,使无数患者免受血液透析等替代治疗的负担。

血液透析专业主要收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目前我科收治尿毒症透析患者90余人。除开展普通血液透析治疗外,还开展了高通量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床旁血滤等多项新技术,尤其注重超纯透析理念,引进的二级反渗水处理机,并为每台血液透析机安装了滤器,保证了患者透析的安全,同时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获得北京市血液透析质控管理中心授予的“先进标兵”称号。

另外,血液净化治疗对药物、食物中毒,皮肤病(如银屑病),重症胰腺炎、心衰、脓毒血症患者等都有较好的疗效,我们曾成功抢救了多例药物中毒、食物鱼胆中毒、重症胰腺炎患者,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我科能独立开展临时,半永久深静脉导管置入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在内瘘及半永久导管的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处于京西地区同行业领先水平。

科室特色技术

1、高通量透析(应用高通量透析器保证患者透析充分性),血液滤过及血液灌流

2、深静脉置管: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置管均可以开展,解决了心衰及重度水肿患者插管难的问题;

3、血液透析长期血管通路:建立半永久置管及动静脉内瘘,填补了京西地区的空白,可以外请专家对难穿刺内瘘进行减脂术及血管浅表化;

4、与超声科联合开展了内瘘超声,可以了解动静脉内瘘的情况,提前预防内瘘的潜在危险因素,并指导穿刺位置;

5、与影像科合作开展深静脉造影等检查,可以评价中心静脉是否通畅,查找患者血管通路潜在的危险因素,更好的评价患者长期血管通路,并联合介入科予以治疗,如球囊扩张术,中心静脉支架植入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