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医院

肾病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3+2基层合理用药”集体备课在我院举行

9月3日下午,“ 3+2基层合理用药”集体备课在我院举行。八所教学医院的《基层合理用药》教研室负责人和授课教师共24人开展了集体备课。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贾建国院长、郭爱民书记聆听了整个备课过程。备课由我院药剂科副主任纪永军主持。 副院长康林首先介绍了《基层合理用药》课程的筹备情况。课程内容已初步拟定完成,课程共分为8讲,共计15个学时。随后,两位主讲老师分别介绍了本单位负责备课的内容和讲课思路,贾建国和郭爱民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贾建国提出《基层合理用药》是一门重要课程,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首先要针对培养对象来落实教学大纲,授课内容要仅仅围绕“全科”,“基层”两个关键点,要将所授知识实际应用到基层。教师授课内容要将药品分类,多举实际案例,做到常用药快速诊断、识别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对于在基层常遇见的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要有应急措施和规范的处理流程。 郭爱民指出,讲师要注意备课方式,传授教学经验,而不是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来备课。首先授课内容要有创新,有拓展,能充分调动学员听课的积极性,其次授课内容要有逻辑,有层次,突出重点、难点内容,严格把握讲课时间,合理分配学时。 最后,康林总结发言,他认为《基层合理用药》的课程设计还需修改,各个教学医院的老师们要尽快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规范书写教学教案,并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继续开阔思路,为提高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摸索出新的教学模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频发房性早搏治得好吗
龚新宇
回答: 频发房性早搏通常可以控制或缓解,但能否完全治愈需根据病因决定。频发房性早搏可能与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精神紧张或器质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控制、射频消融术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评估病因并制定个体化方案。 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频发房性早搏可能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期电解质失衡引起。这类情况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限制咖啡因摄入、保证充足睡眠、调节情绪压力后,部分患者早搏次数可显著减少。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短期控制症状,同时纠正低钾血症等诱因后,部分患者可能达到临床治愈。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冠心病等患者,频发房性早搏往往与心脏结构改变相关。这类患者需优先治疗原发病,如冠心病患者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改善心肌供血,同时联用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心律失常。虽然早搏可能随基础病稳定而减少,但完全消除的概率较低。对于药物控制不佳且早搏负荷重的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可选择性破坏异常电信号起源点,术后部分患者可实现长期无症状生存,但存在复发可能。 频发房性早搏患者应定期监测动态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日常需限制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心悸加重、胸闷或晕厥等症状需立即复诊,由心内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部分儿童或青少年患者的早搏可能随年龄增长自行消失,但中老年患者更需关注潜在的心脏疾病风险。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