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临汾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于1980年正式成立,依托医院雄厚的科研、技术能力及先进设备,秉乘 “承古纳今,厚德为民”的服务宗旨,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并举的综合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传统医学与现代急救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科室。科室始终遵循“一切为了病人”的宗旨,坚持“弘扬祖国医学,博采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以“文明、精湛、开拓、奉献”的精神,强化科学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管理急诊科整体综合实力相对强,面向社会承担各类突发意外伤害、交通事故创伤等院前、院内急诊急救工作,同时与门诊共同承担医院节假日普通门诊工作。急诊科年急诊人次占医院全门诊量的1/5多。急诊抢救成功率在80%以上。急诊科单元独立,自成一体,布局相对合理,方便就诊,与完善的急诊急救网络和工作流程。科室设置有分诊台、内外科诊室、急诊抢救室、急诊观察室、处置室,主要设备有德国进口除颤仪、多功能生命监护仪、呼吸机、心电机、洗胃机、吸引器等必备抢救设施和药品,设专人管理,应急使用状态完好。 24小时全天候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

1、专业齐全, 涉及内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各种专业危急重症。科室由处置室、抢救室、留观病房、3个功能区域组成,共有抢救床位5张,留观床位15张。

2、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 全科医生共16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硕士研究生4人。急诊护理人员30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中级职称9人,占全部护理人员的30%。。人才结构合理,急救设备齐全,急救技术精湛,急救经验丰富。能迅速、准确地抢救各种急、危、重症,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中毒、休克及创伤、车祸、电击、淹溺等。

。科室配备呼吸机4台,多功能监护仪6台,十二导心电图机1台,自动洗胃机2台,便携式体外除颤仪2台,血液灌流机1台。

3、医疗业务水平达市内先进水平。我科在抢救及治疗急性中毒、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急重症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教学与临床研究并进。我科除承担山西医科大及临汾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授课及实习带教外,也为基层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培训及进修学习。近年来平均每年发表论文3篇,有一半以上论文发表于专业核心期刊。

5、急诊室年门诊量达15000人次,平均收住或留观达20人次/日,平均抢救病例30人次/月,抢救成功率在80%以上,每年院前接诊量达 3500人次。

急诊科的优势之一:急性中毒的诊断及抢救 急性中毒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有效降低了病死率,取得可喜效果。 特别是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方面又独到的研究,治愈率达95%以上。2008年我科又新引进一台血液灌流机应用于急性中毒,为急诊研究中毒又开辟了新局面。

优势之二:各种休克的抢救 休克广泛发生于各科疾病过程中,其发病隐匿、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之一。该科积极开展中心静脉压监测、有创血压监测、尿量脉搏监测、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监护手段,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利用监测结果指导休克的复苏抢救和防治其并发症。同时根据中医辨证,使用益气回阳、救逆固脱、养阴生津等方药参与抢救。中西医结合的抢救手段,明显提高了该科对休克的抢救成功率。 优势之三: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的早期诊断与抢救 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是危重病医学中最为危重、死亡率最高、抢救难度最大、成功率最低的综合症,其救治是目前危重病医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由于其发生机理尚未明确,其治疗以器官功能支持为主。该科利用呼吸机、血液净化仪、心电监护先进监护抢救设备,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对该类患者予以强大的器官功能支持,同时中医根据辨证方法,采取相应方药进行治疗。目前,该科对MODS的抢救达到区内先进水平。

多年来急诊科坚持“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宗旨。以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急救技术,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准的诊断治疗,体贴的医疗服务为工作作风。在危重病人抢救尤其是重大疑难病人的抢救中,无数次取得骄人的成绩。在今年的3、16重大交通事故中,急诊科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出色的完成了16名重伤病员的急救任务,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赞扬。努力开拓,精益求精,温馨服务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急诊科24小时急救专线电话0357-2259120。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国严打侵害医生犯罪 禁止在医院烧纸钱设灵堂

据新华社电 据卫生部、公安部4月30日联合发出的《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今后,医闹、号贩将受治安处罚甚至被究刑责。 医闹构成犯罪究刑责 通告提出,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违规停尸、聚众滋事的,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的,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管制器具进入医疗机构的,侮辱、威胁、恐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在医疗机构内故意损毁或者盗窃、抢夺公私财物的,倒卖医疗机构挂号凭证的,以及其他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告提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疗机构财产。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严禁家属其他场所停尸 针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通告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采取设立统一投诉窗口、公布投诉电话等形式接受患者投诉,并在显著位置公布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程序以及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等相关机构的职责、地址和联系方式。患者及家属应依法按程序解决医疗纠纷。 针对患者及家属,通告提出,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患者及家属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的有关规章制度。患者在医疗机构死亡后,必须按规定将遗体立即移放太平间,并及时处理。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遗体停放在太平间以外的医疗机构其他场所。 ■ 追访 多次打击号贩 至今尚未杜绝 “我们很害怕病人家属来‘闹’。”日前,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全国三甲医院的行政人员说。 在他看来,这种“闹”,一是影响了医院正常秩序,影响其他患者就医,而另一方面,也会给医院的声誉带来恶劣影响。 不久前,这家医院收治的一名危重病患者在手术后死亡,家属带人来医院“闹”。后来,在警方的帮助下,医院把患者家属请到了办公室进行沟通。但他并未透露沟通结果。 “闹”的方式多种多样。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25日,35岁的舒丽在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产下女婴,但不久女婴死亡。次日舒丽因产后大出血死亡。3月27日,舒丽的家属在医院设起灵堂,从周一起,医院所有门诊被迫停诊。 除了设灵堂,还有摆花圈、把尸体停在门诊大厅住院部、甚至纠结专业“医闹”的现象,都曾被媒体报道。而近半年,媒体也报道了包括发生在北京同仁医院等多起故意刺伤医生的事件。 “闹”的背后原因之一是“多闹多得赔偿”。有医生评价说,尤其是出现在医院治疗后死亡的情况,如果家属带人来闹,医院也往往害怕把事情闹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