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海医院

介入科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长海医院介入诊疗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我国第一代介入放射学家之一贾雨辰教授发起并挂帅,王振堂教授亲力亲为而逐渐发展而来,是国内最早开展介入放射工作的医院之一。最初从肺癌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肾癌的动脉栓塞及肝癌的动脉化疗栓塞开始,逐渐过渡到除心血管外的全身各系统相关疾病的介入治疗,90年代后田建明教授接任放射科主任,介入治疗有了更大的发展,相继成了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除了临床工作外,还培养了大批的研究生、进修生,并且在科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肝癌介入诊疗理论与应用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2等奖,“CT介入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基础研究”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1等奖,“影像学和介入放射学新技术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系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2001年,在医院康复部建立介入病区,由杨继金教授负责,2006年成立具有独立护理单元的介入病房,编制床位30张,2013年从放射科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编制科室。目前主要从事综合介入诊疗工作,包括各类实体肿瘤的综合介入治疗(动脉化疗栓塞、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治疗等)、血管狭窄、闭塞的成形及支架植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栓塞治疗、门脉高压所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经皮经肝栓塞治疗及分流治疗、脾功能亢进的部分脾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硬化治疗、血管畸形的栓塞硬化治疗、囊肿的抽吸硬化治疗、脓肿(尤其是结核性脓肿)的引流术、椎间盘突出症的臭氧/胶原酶注射治疗、骨转移所致骨质破坏的骨成形术、椎体骨质疏松及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术、梗阻性黄疸的PTCD及支架植入术、甲亢的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治疗等。其它与肿瘤介入治疗相关的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也是科室日常临床工作的一部分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小儿罕见胸壁巨大血管瘤切除术

年仅2岁10个月的小依涵左胸壁竟长有一个比苹果还大的血管瘤。幸运的是,在长海医院血管外科、麻醉科及儿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摘除了威胁生命的“手榴弹”——胸壁罕见巨大混合血管瘤淋巴管瘤。 据孩子家长介绍,在依涵刚出生时,就发现胸口长着一颗黄豆大小的东西,开始没有太在意,没想到越长越大,竟然比一个苹果还大,便带他去医院检查,这才得知是巨大血管瘤。家人带着小依涵辗转多家知名医院求治,均因孩子太小,手术风险太大而被拒绝入院。 10天前,小依涵的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就诊,年轻的陆清声副教授决定承担这一巨大的手术风险,将其收入住院。小依涵两岁多,体重仅有十余公斤,肿瘤占据左侧胸壁,瘤体为富血管性质,已明显感觉疼痛,瘤腔内出血的可能性很大,极有可能因术中失血或麻醉而导致生命危险。面对这样一个极具挑战的病例,血管外科联合儿科及麻醉科进行了多学科术前会诊,制订周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医教部领导委托医疗科徐志林助理至手术室现场进行协调准备,麻醉科邓小明主任及熊源长副主任再次对麻醉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案进行核查与指导,麻醉医生翟蓉选用特殊准备的小儿专用麻醉器材快速精确的对小依涵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室丁护士长指导巡回护士于吉梅、洗手护士佘珍珍对专用保温毯等设备进行调试准备。上午九点,手术开始,陆清声副教授以娴熟的技术,仅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将这一硕大的血管瘤切下来,并完整保留了左侧乳头,再经过精心修复将创面完整闭合,1个小时的手术一气呵成,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小依涵转至儿科进一步治疗,在儿科主任蒋瑾瑾教授及甘露主治医师的悉心治疗下,目前小依涵的健康状况良好,摆脱了病魔的他比以往更活泼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肚脐周围转圈疼是怎么回事
徐建威
回答: 肚脐周围转圈疼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肠梗阻、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肚脐周围疼痛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或隐痛,可能伴随腹胀、恶心等症状。 1、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饮食不规律、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肚脐周围隐痛或胀痛,可能伴随消化不良、嗳气等症状。治疗时可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肠道敏感、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肚脐周围痉挛性疼痛,排便后缓解,可能伴随腹泻或便秘。治疗时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生冷食物,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3、肠梗阻 肠梗阻可能与肠粘连、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肚脐周围阵发性绞痛,可能伴随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治疗时需禁食禁水,及时就医进行胃肠减压,必要时行肠粘连松解术或肿瘤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4、阑尾炎 阑尾炎可能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初期可能出现肚脐周围隐痛,可能伴随发热、恶心等症状。治疗时需禁食,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必要时行阑尾切除术。 5、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肚脐周围持续性疼痛,可能伴随发热、腹泻等症状。治疗时可适当热敷腹部,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抗感染镇痛。 肚脐周围疼痛患者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量食用小米粥、南瓜等食物。避免剧烈运动,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腹部超声、CT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