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消化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科成立于1964年,现为复旦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单位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同时也为华山医院分子与转化医学研究所疑难病例研究部主任单位。

消化科拥有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1名,上海市“千人计划”1名,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获得者1名;复旦大学“特聘教授”1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名,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正、副教授9名,硕博导5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消化科针对消化系统常见和危急重症及疑难病,消化科提供个体化、高质量临床医疗服务,在消化系肿瘤个体化治疗和各类疑难肝病诊治方面具有特色,另外,消化内镜介入治疗肿瘤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科技部“863”及“973”课题等。

消化科带头人刘杰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举办2014年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培训与演练

          8月27日至9月1日,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委托,由我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培训及演练在沪成功举办!涵盖武警总医院、北京999、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我院在内的5家医疗机构,以及四个相关省级红会组织的70余名医疗救援队员接受了为期5天的培训与演练。 本次培训是在去年成功承办全国级救援队培训班的基础上,借鉴国际ERU培训经验,深入挖掘“实战”概念所开展的。学习班突出教学与实战相结合,面向现场、面对实战,尤突出救援队员野外生存能力以及生活水平的保障和提升。两天的课堂教学围绕着菲律宾国际救援的得与失、国际红会组织的做法与经验、野外生存装备介绍、使用简单物品开展院前急救的实际操作等内容展开,学员们均积极投身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8月30日,在一个简短的模拟出征仪式后,全体参训的救援队员即刻开拔!他们携带辎重开始了距离9公里的拉练——顶着烈日,沿途历经数次“灾民群众”的考验,终于在正午12时抵达了演习预定地点。然而,一条150米宽的河流却横亘在面前……队员们想方设法联系船只,协调野战医院的搭设地点,并在同舟共济中抵达了野战医院预设的营地。 争分夺秒的医院搭建随即展开!在本次演练中,我院将国家卫计委紧急医学救援队(移动医院)与红十字国家医学救援队的全套装备悉数搬出,曾屹立在都江堰3个多月的中德红十字野战医院的50平米大帐篷也在6年后再度“现身”。傍晚6:00,一盏月球灯在营地内被点亮,寓意着为“灾区”带来光明和温暖,而队员们也使用随队携带的物资开始准备在“灾区”的第一顿晚餐——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机构的队员们包起热腾腾的饺子,融通红十字队员的融融温情。 第二天一早,所有医疗装备按实战要求展开并进行了详尽的评估,力求在今后的救援中能真正发挥作用。一大批野外生活装备也粉墨登场,刷新着救援队员对确保救援现场生活水准的认知。就在评估与介绍进行的过程中,各类“伤员”、“灾民”突然造访野战医院……全体参训队员起初措手不及,但很快便进入状态,开始沉着应对,审慎分析各种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置…… 一次纯实战的救援演练就这样进行着,其中凝聚了本次活动组织方大量的心血和思索。有句话说的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今天的扎实训练是为了磨出一支红十字救援的尖兵,他们能在祖国与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坚定地站出来,彰显英雄本色,力挽狂澜、砥柱中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