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足踝中心专家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足踝外科,国内最早成立, 开展足踝各类疾患的矫形手术。在国内外拥有重要影响。

足踝外科除承担历年在校生骨科教学外,平均每年培训进修医生 20余 名, 80 年代后开始与中山医院联合举办全国骨科进修医生学习班,每年一期,现已是第十五期。培养的进修学员遍布全国 20 余省市,并大多成为当地的专业骨干。

华山医院足踝外科在我国骨科创始之一的李鸿儒院长主持下成立于1980年,经蒋知杰、顾湘杰等前辈教授们的辛苦努力下,积累了5000余例的足踝外科矫形经验,使华山医院足踝外科成为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足踝疾病科研、临床和教学中心。

华山医院最早在国内开展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先天性腓骨缺损、改良的 Grice 术式跟距关节融合术、脑瘫后遗症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病的诊疗等。在国内首次引入 “ 跖骨头平面足横弓 ” 的概念,进行了足横弓的三维重建及步态周期的测定,评价了跖骨头在负重中的动态变化及踇外翻足所表现的异常,提出了正常与异常步态周期中足部负重变化的新理论,应用该理论提出了 “ 足横弓重建治疗踇外翻 ” 的手术方法;对于跖骨头下籽骨进行了临床与基础生物力学研究,阐明籽骨在第一跖列生物力学完整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籽骨疾患在 “ 前足痛 ” 所占地位;对下胫腓联合分离进行了临床与生物力学观察,对于固定下胫腓关节与否提出了新见解;运用新的影像学方法,对跟骨骨折、脊柱内固定进行评价,提出临床诊疗新思路;在国内首次建立足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踇外翻足与胫后肌腱功能不全之间力学分析。

足踝外科专业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基金和复旦大学医学院基金等资助。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20 余年来,先 后培养 博士研究生 5 名,硕士研究生 12名。于国内外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 40 篇,参加编写专著 10 余部。

足踝外科临床主要致力于拇趾外翻(大脚趾外翻)矫形;足踝各类畸形矫形;足踝部创伤的诊疗和各类足踝疑难杂症等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举办2014年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培训与演练

          8月27日至9月1日,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委托,由我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培训及演练在沪成功举办!涵盖武警总医院、北京999、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我院在内的5家医疗机构,以及四个相关省级红会组织的70余名医疗救援队员接受了为期5天的培训与演练。 本次培训是在去年成功承办全国级救援队培训班的基础上,借鉴国际ERU培训经验,深入挖掘“实战”概念所开展的。学习班突出教学与实战相结合,面向现场、面对实战,尤突出救援队员野外生存能力以及生活水平的保障和提升。两天的课堂教学围绕着菲律宾国际救援的得与失、国际红会组织的做法与经验、野外生存装备介绍、使用简单物品开展院前急救的实际操作等内容展开,学员们均积极投身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8月30日,在一个简短的模拟出征仪式后,全体参训的救援队员即刻开拔!他们携带辎重开始了距离9公里的拉练——顶着烈日,沿途历经数次“灾民群众”的考验,终于在正午12时抵达了演习预定地点。然而,一条150米宽的河流却横亘在面前……队员们想方设法联系船只,协调野战医院的搭设地点,并在同舟共济中抵达了野战医院预设的营地。 争分夺秒的医院搭建随即展开!在本次演练中,我院将国家卫计委紧急医学救援队(移动医院)与红十字国家医学救援队的全套装备悉数搬出,曾屹立在都江堰3个多月的中德红十字野战医院的50平米大帐篷也在6年后再度“现身”。傍晚6:00,一盏月球灯在营地内被点亮,寓意着为“灾区”带来光明和温暖,而队员们也使用随队携带的物资开始准备在“灾区”的第一顿晚餐——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机构的队员们包起热腾腾的饺子,融通红十字队员的融融温情。 第二天一早,所有医疗装备按实战要求展开并进行了详尽的评估,力求在今后的救援中能真正发挥作用。一大批野外生活装备也粉墨登场,刷新着救援队员对确保救援现场生活水准的认知。就在评估与介绍进行的过程中,各类“伤员”、“灾民”突然造访野战医院……全体参训队员起初措手不及,但很快便进入状态,开始沉着应对,审慎分析各种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置…… 一次纯实战的救援演练就这样进行着,其中凝聚了本次活动组织方大量的心血和思索。有句话说的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今天的扎实训练是为了磨出一支红十字救援的尖兵,他们能在祖国与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坚定地站出来,彰显英雄本色,力挽狂澜、砥柱中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脚烫伤后感染有脓溃烂怎么办
聂小娟
回答: 脚烫伤后感染有脓溃烂可通过清创消毒、外用抗菌药物、口服抗生素、伤口包扎、就医处理等方式治疗。脚烫伤后感染通常由细菌侵入、伤口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烫伤深度较深、继发化脓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清创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脓液和坏死组织,再用碘伏溶液消毒创面。清创时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新生肉芽组织。若脓液较多或伤口较深,建议由医护人员操作。清创后保持创面干燥,每日重复进行1-2次直至无脓性分泌物。 2、外用抗菌药物 可选用莫匹罗星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局部涂抹。这些药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使用时需覆盖全部溃烂面。涂抹前确保创面清洁,用药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若出现皮肤刺痛或红肿加重应立即停用。 3、口服抗生素 对于伴有发热或淋巴管炎的感染,需遵医嘱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口服药物适用于深二度以上烫伤或感染扩散的情况,疗程通常5-7天。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并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 4、伤口包扎 采用无菌凡士林油纱配合多层纱布加压包扎,每日更换敷料。包扎可吸收渗液并防止二次污染,压力需适中以避免影响血液循环。若敷料被脓液浸透需及时更换,夜间可暴露创面促进干燥。包扎前可喷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促进愈合。 5、就医处理 当出现持续高热、伤口恶臭、皮下捻发音或肢体肿胀时,需立即就医进行创面培养及系统治疗。严重感染可能需要静脉输注抗生素或手术清创,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更应警惕坏死性筋膜炎等并发症。医疗机构可进行超声清创或负压引流等专业处理。 烫伤后应避免抓挠伤口,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减少摩擦。饮食上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恢复期每日用38℃以下温水清洁周围皮肤,观察创面有无红肿扩散。两周内禁止浸泡患足,若出现跳痛或脓液增多需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患肢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脚部。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