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抗生素研究所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是教育部首批传染病学科博士点、重点学科,卫生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和首批确定的抗感染药临床药理基地。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感染性疾病诊治、抗感染药物临床药理学研究和细菌耐药性防治,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学风严谨、注重传承,上述领域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受卫生部的委托,汪复教授任组长、张婴元教授等任副组长负责编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推进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起了重要作用。

临床工作一直是抗生素研究所的核心工作之一,历任所长均为临床医学专家,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工作中涌现了戴自英(著名传染病学专家,中国临床抗生素学的奠基人、抗生素研究所创始人)、刘裕昆、汪复(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张婴元(抗生素研究所所长)和王明贵(抗生素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临床专家。

抗生素研究所临床应用室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3名。吴菊芳主任医师任室主任,李光辉主任医师、杨帆副主任医师为副主任。抗生素研究所开设感染门诊,拥有独立的感染病房,并承担大量院内外疑难、危重感染的会诊工作,每年会诊3000余例次,其中院内2000例次以上,院外(本市及全国各地)逾1000例次。研究所人员还兼职负责华山医院的医院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长期以来,该研究所临床医师积累了丰富的感染性疾病诊治经验,具有感染病、临床微生物学及临床药理学等多方面知识,掌握各类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其耐药情况,熟悉各类抗菌药物的特性,从而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同时做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研究所擅长以下感染性疾病的诊治:⑴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各类肺炎、肺脓肿等;⑵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和咽炎、急性中耳炎等;⑶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各类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及肾盂肾炎)、前列腺炎、肾脓肿等;⑷消化系统感染:感染性腹泻、肝脓肿等;⑸心血管系统感染:血流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炎、脑脓肿等;⑺腹腔、盆腔感染;⑻深部真菌感染;⑼免疫缺陷者感染;⑽多重耐药菌感染。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举办2014年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培训与演练

          8月27日至9月1日,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委托,由我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培训及演练在沪成功举办!涵盖武警总医院、北京999、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我院在内的5家医疗机构,以及四个相关省级红会组织的70余名医疗救援队员接受了为期5天的培训与演练。 本次培训是在去年成功承办全国级救援队培训班的基础上,借鉴国际ERU培训经验,深入挖掘“实战”概念所开展的。学习班突出教学与实战相结合,面向现场、面对实战,尤突出救援队员野外生存能力以及生活水平的保障和提升。两天的课堂教学围绕着菲律宾国际救援的得与失、国际红会组织的做法与经验、野外生存装备介绍、使用简单物品开展院前急救的实际操作等内容展开,学员们均积极投身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8月30日,在一个简短的模拟出征仪式后,全体参训的救援队员即刻开拔!他们携带辎重开始了距离9公里的拉练——顶着烈日,沿途历经数次“灾民群众”的考验,终于在正午12时抵达了演习预定地点。然而,一条150米宽的河流却横亘在面前……队员们想方设法联系船只,协调野战医院的搭设地点,并在同舟共济中抵达了野战医院预设的营地。 争分夺秒的医院搭建随即展开!在本次演练中,我院将国家卫计委紧急医学救援队(移动医院)与红十字国家医学救援队的全套装备悉数搬出,曾屹立在都江堰3个多月的中德红十字野战医院的50平米大帐篷也在6年后再度“现身”。傍晚6:00,一盏月球灯在营地内被点亮,寓意着为“灾区”带来光明和温暖,而队员们也使用随队携带的物资开始准备在“灾区”的第一顿晚餐——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机构的队员们包起热腾腾的饺子,融通红十字队员的融融温情。 第二天一早,所有医疗装备按实战要求展开并进行了详尽的评估,力求在今后的救援中能真正发挥作用。一大批野外生活装备也粉墨登场,刷新着救援队员对确保救援现场生活水准的认知。就在评估与介绍进行的过程中,各类“伤员”、“灾民”突然造访野战医院……全体参训队员起初措手不及,但很快便进入状态,开始沉着应对,审慎分析各种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置…… 一次纯实战的救援演练就这样进行着,其中凝聚了本次活动组织方大量的心血和思索。有句话说的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今天的扎实训练是为了磨出一支红十字救援的尖兵,他们能在祖国与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坚定地站出来,彰显英雄本色,力挽狂澜、砥柱中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大人头上湿疹怎么办
聂小娟
回答: 大人头上湿疹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头上湿疹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真菌感染、精神压力、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 头上湿疹患者需避免过度清洁,选择无刺激性洗发产品,洗头后及时使用含神经酰胺或尿素的保湿霜。头皮干燥脱屑时可用橄榄油局部涂抹,减少抓挠以防继发感染。日常避免染发剂、发胶等化学物质接触。 2、外用药物 急性期渗出可用硼酸溶液湿敷,慢性肥厚皮损推荐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中效糖皮质激素。合并真菌感染时可联用酮康唑洗剂,顽固性湿疹可尝试他克莫司软膏。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连续应用强效激素。 3、口服药物 瘙痒剧烈者可服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严重泛发型湿疹需短期口服泼尼松片。合并细菌感染时用头孢克洛胶囊,真菌性湿疹配合伊曲康唑胶囊。免疫调节剂如复方甘草酸苷片适用于反复发作病例。 4、光疗 窄谱UVB照射对慢性顽固性头皮湿疹效果显著,每周2-3次,需在专业机构进行。光疗能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和瘙痒,治疗期间需做好眼部防护。光敏感者及皮肤癌高危人群禁用。 5、中医调理 血虚风燥型可用消风散加减,湿热蕴结型推荐龙胆泻肝汤。外洗方可选用苦参、黄柏、地肤子煎汤湿敷,针灸取穴以曲池、血海为主。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清热燥湿类药物。 头上湿疹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饮食需忌辛辣刺激及高糖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洗头水温控制在37℃以下,选择纯棉透气寝具。若出现脓疱、发热等感染征象,或皮损持续加重超过2周未缓解,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日常可做头皮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暴晒和极端温度刺激。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