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风湿职业病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风湿职业病科成立于1996年,借助于医院的整体优势,短短几年中科室业务有了迅速发展。有单独的风湿病实验室,配备有PCR扩增仪、荧光显微镜、酶标仪等仪器设备,可以进行各种自身抗体的检测和风湿病相关基因的测定。除了承担医学院本科生、研究生、进修医生教学以及开展风湿病科研工作以外,大部分时间主要从事风湿病的临床工作,并且有专科病床收治疑难风湿病患者。2006年2月,成立复旦大学风湿、免疫、过敏性疾病研究中心,使临床、科研实力进一步加强。

风湿职业病科在治疗上以西医西药为主,遵循国际上推荐的治疗方案、方法,在临床医疗水平上保持与国际同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炎、皮肌炎等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风湿职业病科目前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有博士学位者1名,硕士4名,在读博士生1名,在读硕生3名。

风湿职业病科目前主要从事“调节性T细胞对风湿病发病的影响”等研究。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每年招收风湿病临床型、科研型博士和硕士。目前在读博士1名,在读硕士3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举办2014年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培训与演练

          8月27日至9月1日,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委托,由我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培训及演练在沪成功举办!涵盖武警总医院、北京999、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我院在内的5家医疗机构,以及四个相关省级红会组织的70余名医疗救援队员接受了为期5天的培训与演练。 本次培训是在去年成功承办全国级救援队培训班的基础上,借鉴国际ERU培训经验,深入挖掘“实战”概念所开展的。学习班突出教学与实战相结合,面向现场、面对实战,尤突出救援队员野外生存能力以及生活水平的保障和提升。两天的课堂教学围绕着菲律宾国际救援的得与失、国际红会组织的做法与经验、野外生存装备介绍、使用简单物品开展院前急救的实际操作等内容展开,学员们均积极投身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8月30日,在一个简短的模拟出征仪式后,全体参训的救援队员即刻开拔!他们携带辎重开始了距离9公里的拉练——顶着烈日,沿途历经数次“灾民群众”的考验,终于在正午12时抵达了演习预定地点。然而,一条150米宽的河流却横亘在面前……队员们想方设法联系船只,协调野战医院的搭设地点,并在同舟共济中抵达了野战医院预设的营地。 争分夺秒的医院搭建随即展开!在本次演练中,我院将国家卫计委紧急医学救援队(移动医院)与红十字国家医学救援队的全套装备悉数搬出,曾屹立在都江堰3个多月的中德红十字野战医院的50平米大帐篷也在6年后再度“现身”。傍晚6:00,一盏月球灯在营地内被点亮,寓意着为“灾区”带来光明和温暖,而队员们也使用随队携带的物资开始准备在“灾区”的第一顿晚餐——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机构的队员们包起热腾腾的饺子,融通红十字队员的融融温情。 第二天一早,所有医疗装备按实战要求展开并进行了详尽的评估,力求在今后的救援中能真正发挥作用。一大批野外生活装备也粉墨登场,刷新着救援队员对确保救援现场生活水准的认知。就在评估与介绍进行的过程中,各类“伤员”、“灾民”突然造访野战医院……全体参训队员起初措手不及,但很快便进入状态,开始沉着应对,审慎分析各种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置…… 一次纯实战的救援演练就这样进行着,其中凝聚了本次活动组织方大量的心血和思索。有句话说的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今天的扎实训练是为了磨出一支红十字救援的尖兵,他们能在祖国与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坚定地站出来,彰显英雄本色,力挽狂澜、砥柱中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