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ICU (共2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ICU)科筹建于1990年,正式开科于1991年8月,历经近20年的发展,目前科室迈进吉林省“十一五”规划部属院校省级重点学科,并入选2009年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

重症医学科位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楼二层西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现有通仓式病房一间,设标准ICU床15张,特需病房3间,设床位5张。科室硬件建设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和卫生部ICU病房建设标准,从中心监护站、床旁监护仪、无创血液动力学检测仪、微创血液动力学检测仪、呼吸机、血滤机到纤维支气管镜,超声排痰仪、血气分析仪、除颤仪以及输液泵、注射泵、营养泵、静脉输液系统等基本仪器设施均达到一定的档次,可以胜任各种危重症救治需求。

重症医学科是院内一个年轻的团队,现有医生24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10人,住院医师6人;医生团队95%以上人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护理团队现有护士30人(不含助理护士),其中副主任护师 3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8人,60%人员具有本科学历,2人具有硕士学位或在攻读硕士学位;科室还有主管技师1人。

经近20年的建设,科室基本形成了以呼吸支持技术为龙头、以连续血液净化技术为重点、以营养支持技术为辅助、以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为基础的救治模式,特别是为各类急性可逆性已危及生命的急性器官功能不全、

并经过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对存在各种高危因素或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对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病情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地救治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由此也协助全院相关科室完成了各种术后重症、各种类型休克、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多发伤、复合创伤、急性药物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挽救了大量术前有严重并发症或术中循环不稳定、全麻术后或手术意外、COPD 伴呼衰以及各种需行呼吸管理和(或)呼吸支持、各种原因所致急性肾功能不全需给予血液净化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生命,成为院内各临床科室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强大后盾,多年来科室先后获吉林大学优秀医疗成果奖20余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内首例术中“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获得成功

近日,肝胆胰外科一组王蒙手术团队术中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技术,成功为两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伴发急性胆管炎患者施行了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胆管引流、胆道一期缝合术,患者术后痊愈出院,无并发症。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术后要留置T管进行胆汁体外引流,至少需携带2个月,给患者的术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苦恼。术后还可能引起T管脱落、胆瘘、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甚至危及生命。 肝胆胰外科一组的王蒙医生,不但具备腹腔镜和胆道镜技术,而且具备娴熟的十二指肠镜操作技术。此次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取石,保证胆道结石无残留的情况下,通过十二指肠镜技术经鼻留置胆道引流管,腹腔镜下实现胆道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地拓展了腹腔镜一期胆道缝合的手术适应症,免除了患者术后长期留置T管外引流的痛苦。术中十二指肠镜的应用,使得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真正做到了术中的完美结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 术中“三镜”联合技术在全国仅少数几家医院能够开展,最大的问题在于一名外科医生很难同时掌握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技术。王蒙医生利用自己多年从事ERCP手术的经验,率先在吉林省开展了术中的“三镜”联合技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同行的认可。该术式的探索,也得到了第16届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术大会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并被写进了最新的胆管结石治疗指南专家共识之中。 肝胆胰外科一组通过一步步探索、一点一滴开拓,实实在在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科室的努力使得吉林省的胆道微创外科水平一直处于全国的较好水平。在未来的日子里,王蒙医生ERCP微创手术团队还会进一步努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手术技术优势和肝胆胰外科团结优秀的平台,脚踏实地,为学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