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拥有一批高级专门人才和名医,全科共有医技人员50人,医师20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5人。取得医学博士学位2人,医学硕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一人,在读硕士2人),技师20人(副主任技师2人,主管技师8人,技师10人),工程师1人,护士6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2人),其它辅助人员3人,研究生5人。

放射科同时为广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放射学教研室。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承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同时也是广州医学院医疗本科和影像本科最重要的教学单位和实习基地。

近年来,我科在科研立项级别上取得了突破,取得了包括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基金在内的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医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经过近年医院的大量投入改造和引进先进设备,我院放射科已经成为广州市内同行中拥有最多最先进设备的科室。

临床特色: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历史悠久,尤其在胸部疾病的影像诊断上享有盛誉,是呼吸研究所诊断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前哨。对肺部肿瘤、肺部弥漫性病变等复杂疑难病变的诊断积累了大量经验,吸引了全国各地病者前来就医。此外在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等的影像诊断上也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对早期胃癌及其它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水平。

CT专业组: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多层螺旋CT两台,能进行全身各部位的扫描检查,憋气一次可扫描全身,扫描最薄层厚为0.5cm,能发现肿瘤等占位病变,能检查出极小的病灶,如4mm的微小肺癌;2mm的大脑垂体肿瘤;如内耳的听小骨的形态也能显示的清楚,当听小骨断裂可显示。能进行全身血管的CT造影检查,各脏器的血管造影,如脑血管造影、颈动脉和椎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肝动脉造影、肾动脉造影、下肢静脉造影,等等。能发现血管的各种病变,如血管内栓子、血管狭窄、血管畸形等。能进行模拟内窥镜检查,如模拟支气管镜检查、结肠内窥镜检查、胃内窥镜检查、膀胱内窥镜检查,等等,全面观察这些脏器里的病变的三维形态,如结肠癌、气管癌。能进行全身骨骼的三维检查,骨骼的三维重建图像使病变一目了然,对复杂的骨骼的病变清楚显示,如腕关节的骨折、环枢椎骨折,等等。能进行脏器的血管灌注检查,发现早期病变,如大脑灌注检查,能发现大脑极早期脑缺血病变;肿瘤病变的灌注检查对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能进行一些脏器的功能检查,如心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MR专业组:我院2004年引进荷兰飞利浦公司的1.5T磁共振成像仪,其具有以下的优点:1.大扫描孔径,低噪声,减少了受检者的幽闭恐惧感,大大提高了检查舒适性。2.扫描时间短,软件齐全,功能强大,成像性能优异。3.可提供几乎包罗全身各系统在内的各项检查,具有极高的组织分辨率。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形成了一系列的特色检查项目:

1.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我院是全国最早开展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医院,利用导航回波,心电门控,呼吸门控技术进行一次性全心冠状动脉的容积数据采集,然后使用三维重建技术,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技术将左右冠状动脉完整重建显示。该技术对比传统的磁共振冠脉成像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成像质量高,成像成功率高的显著特点。目前,该项目已作为我院特色的常规冠脉检查技术得到深入的临床应用。

2.利用单次激发及平行梯度回波技术协助产科医生对孕产妇进行检查,排除胎儿畸形,了解胎儿及产妇围产情况,由于该磁共振成像技术无损伤,成像速度很快,无需病人配合,成像质量优异,为临床提供了大量及时的信息。该项目已成为产科医生的得力助手。

3.利用飞利浦公司提供的静音扫描技术,为婴幼儿头颅及脊柱成像提供噪音极低的扫描环境,大大提高了婴幼儿磁共振检查的成功率。该技术项目得到儿童医院医师的肯定,为该院大量的婴幼儿患者提供了高效,快速,高图像质量的检查途径。

4.利用新开发的平行梯度回波水成像技术序列(BTFE)代替传统的重T2序列进行MRCP,MRU水成像,显著减少呼吸运动对图像的影响,大大增加了图像的细节显示能力。该项目已作为常规序列广泛应用在临床上。

除了以上特色检查项目外,MR还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如脑,脊柱;五官,如口咽,鼻咽,耳部,喉部;颈部;胸部,如心脏,纵膈,冠脉;腹部,如肝胆脾胰,肾及肾上腺;盆腔,如子宫附件,前列腺,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四肢骨关节系统,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除此以外,还可以进行各种特殊检查,血管造影及功能成像:如水成像(MRCP,MRU等);各部位的血管造影(MRA,CE-MRA);弥散(DWI)成像,灌注成像(PWI),弥散张量成像(DTI),脑功能成像(BOLD),波谱成像(MRS)等等。

介入专业组:介入放射学自80年代从欧美及日本引入我国,已经在国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边缘学科。它是在现代影像设备的引导下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介入放射手术通常采用股动脉穿刺并向体内血管引入导管,对靶器官进行血管造影诊断与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已经和内科、外科并列为三大临床学科。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1990年起引入介入放射学技术,经过18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支由教授,硕导,博士和硕士组成的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近年来医院为放射科引进了多台世界一流的先进影像设备,使我院介入放射学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作。介入治疗专业组本着医院“仁爱为本、精诚为强”的文化理念,以精湛的技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004年介入专业组荣获“广州市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并延续至今,“用我青春,换你健康”是铭记在专业组每个人心中的响亮口号,秉承“让我们成为朋友,我们将以最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为你服务,以我们的青春换取你的健康”的宗旨,工作团队时时处处将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方设法做到最好,用青春来擦亮“青年文明号”的匾牌。

开展的治疗项目:

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包括肝癌、肺癌、食道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小肠癌、肾癌、膀胱癌、宫颈癌、骨肿瘤、头颈部肿瘤、肝血管瘤、各种转移癌等。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手术治疗和生物治疗。放、化疗的副作用大、全身反应大、有的病人不能耐受,对部分肿瘤疗效不明显;手术创伤大、有的肿瘤不能够完全切除。介入治疗创伤小、肿瘤内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尤其是不能手术切除或切除困难的肿瘤经过介入治疗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肿瘤经过介入治疗后可以获得再次手术切除的机会,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药物注射术不但安全、方便、效果好、而且费用低廉。

腔道阻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包括食道良恶性狭窄、胆道良恶性狭窄、腔静脉良恶性狭窄、外周血管的狭窄及大气道狭窄。以往对于这些狭窄性病变常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介入治疗不及创伤小、并且对于再次狭窄还可以重复进行介入治疗。

出血性病变介入治疗:专业组结合呼吸疾病研究所和微创泌尿外科这两个优势学科,多年来紧密合作,对支气管咯血和泌尿系统大出血等展开了长期和深入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点,在临床处理大咯血和泌尿系大出血上已凸显了其在省内乃至国内的优势。多次被邀请到外院协助和指导处理危重病例,使患者转危为安。

血管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四肢和脏器急性动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等。

其他病变的介入治疗:如先天性脉管畸形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正式成为深圳社保局定点医疗机构

在我院与深圳市社保局的共同努力下,4月18日起,来我院就诊的深圳参保患者,不仅可以得到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更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即时费用结算服务。 自今年2月,我院与深圳市社保局签订《深圳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正式成为深圳市社保局异地定点医疗机构以来,致力于不断推进定点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各专业科室进行协议、政策与业务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努力为深圳参保人员来院就诊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培训中,医院围绕《医疗服务协议书》中的内容,针对参保人身份核实、协议医师职责、就医管理要求、监督检查重点等内容进行详实的讲解,并宣传普及了深圳市社保知识和21地市联网结算情况,有效地促进了院内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遵守服务协议条款,严格履行医保医师职责,认真落实我院 “依规操作,优质文书,有效沟通”的中心工作要求。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