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1医院

肿瘤外一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科室基本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外科(现为肿瘤外一科)成立于2009年9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力的新型科室,以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治疗为主要方向,致力于恶性肿瘤的规范化、一体化、个体化及微创化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是集医、教、研于一体,以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的肿瘤防治机构。科室每年举办高级腹腔镜手术培训班,每周开展胃肠道肿瘤多学科联合查房,由多位专家制定新入院肿瘤患者的初始治疗策略,并对治疗中患者的方案进行适时调整。
  肿瘤外一科学术带头人贾宝庆教授为国内知名胃肠肿瘤外科专家。贾宝庆教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肿瘤营养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肠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委员、机器人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医学综述》杂志副主编、《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委员。贾宝庆教授领衔的项目“以微创手术为基础的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被评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批百项优势培育对象。
  医疗特色
  科室在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等病的诊治、研究、护理等方面在国内、军内具有较大的优势和特色。
  1.胃肠道肿瘤的诊治规范化:严格按照恶性肿瘤诊疗规范和指南进行诊治;一体化及个体化:针对患者病情,选择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微创化:应用腹腔镜、机器人等微创技术进行胃肠道肿瘤的根治性手术。肿瘤外一科在国内肿瘤领域率先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目前可开展的微创手术包括:完全腹腔镜下和腹腔镜辅助下的直肠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左、右半结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全结肠切除术、胃癌根治术(近、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胃肠道间质瘤切除术;直肠肿瘤经肛门内镜下显微手术;机器人下的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与消化科联合进行双镜联合下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和经自然孔道的外科手术(NOTES)等。同时,肿瘤外一科将微创理念推广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模式中,如疑难病例腹腔镜诊断及肿物活检术、消化道肿瘤新辅助治疗前分期诊断、腹腔热灌注化疗等,最大限度减少治疗带来的痛苦,关注和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2.乳腺肿瘤的诊治:同样遵循肿瘤的规范化、一体化、个体化及微创化治疗原则。主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有: A、联合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是乳腺检查的黄金搭档,可以检出大约84-94%的乳腺癌。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加作乳腺MRI,才能检出。B、术前定位。术前准确定位对于早期临床不能触及的乳腺癌相当重要,肿瘤外一科开展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超声定位、术前超声引导下导丝穿刺定位;术中也可以使用超声重新定位;2、术前钼靶定位、钼靶引导下导丝穿刺定位。
  3、术前MRI定位和术前MRI引导下穿刺定位:治疗方面:1、保乳治疗、保留乳房;2、术中放疗;3、新辅助化疗。
  4、乳腺I期再造。肿瘤外一科依据国际上相关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更新观念、方法和技术的治疗手段,给予每位患者提供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同时会提供一流的专业化、人性化医疗服务,保障乳腺癌治疗的总体疗效。通过一体化的治疗,为乳腺患者带来福音,使女性患者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科室十分重视医学科研工作。在科室发展之初,秉承“科研指导临床,临床推进科研”的理念,注重科研、临床相结合的原则。历年来在国外著名专业杂志、SCI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论著多篇,其中一篇论文发表在Cancer Cell上单篇影响因子达到28。《肿瘤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2012年3月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RACK1调控细胞凋亡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0万资助。获国家863、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等课题,科研经费达600多万。肿瘤外一科正在以快速、稳健的脚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打呼噜需要治疗吗
李延忠
回答: 小孩打呼噜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判断,多数情况下由生理性因素引起无须特殊治疗,少数情况可能与病理性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 儿童打鼾常见于睡眠姿势不当、枕头过高或感冒鼻塞等生理状态。这类情况通过调整侧卧睡姿、更换低矮枕头或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即可缓解。肥胖儿童因颈部脂肪堆积压迫气道也易打鼾,需通过控制体重改善。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病理性打鼾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现为持续张口呼吸、睡眠憋醒,可能影响颌面发育,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手术切除。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鼻黏膜水肿会加重打鼾,需规避过敏原并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的三度肿大可能阻塞气道,若每年发作超过4次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当打鼾伴随生长发育迟缓、白天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时,需警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该病症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先天性颌面畸形如小下颌症也会导致气道狭窄,需口腔正畸科介入治疗。极少数情况下,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性肌萎缩症可能因舌根后坠引发打鼾,需神经科专项诊治。 家长应记录孩子打鼾频率和伴随症状,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避免睡前两小时进食。若打鼾每周超过3晚或出现呼吸暂停超过10秒,建议尽早就医。日常可鼓励孩子多做吹气球、咀嚼硬食等口腔肌肉训练,2岁以上儿童可尝试使用儿童专用止鼾贴改善鼻腔通气。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使用减充血剂或安眠类药物。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