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1医院

血管外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管外科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自上世纪50年代始,陆维善教授、温赞名教授、张国华教授、顾卓云教授、周礼明教授、梁法启教授等通过不断摸索,在国内率先开展并规范了一系列血管外科手术术式,如门脉高压症的各种断流与分流手术;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下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术以及腔-房架桥、脾肺固定术;胸/腹主动脉瘤的切除与重建手术;颈动脉体瘤切除手术;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的旁路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切除术;股浅静脉瓣环包术及淋巴外科手术等。并分别在欧洲、美洲、欧洲等多次国际会议上大会发言并获得纽约国际血管外科大会优秀论文奖等。
  血管外科进入90年代,微创观念渗透到外科的各个领域,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在国际上兴起。我科于1997年率先在国内成功开展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之后率先开展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创伤、动脉先天性畸形等一系列疾病的腔内治疗。至2005年,成功进行了400余例胸、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治疗,数量及成功率均在国内首屈一指。2005年,由我科牵头完成的“腔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瘤与夹层的系列研究”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血管外科腔内治疗的领域广泛涉及周围动脉系统(包括头臂动脉、内脏动脉和下肢动脉的狭窄闭塞)和全身静脉系统。与传统开刀手术比较,腔内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极大丰富和完善了传统外科的治疗模式。
  血管外科目前的临床研究成果已经推广到国内几十家医院;同时,我科积极参与了数十次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著名医院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和安排人员互访。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打呼噜需要治疗吗
李延忠
回答: 小孩打呼噜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判断,多数情况下由生理性因素引起无须特殊治疗,少数情况可能与病理性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 儿童打鼾常见于睡眠姿势不当、枕头过高或感冒鼻塞等生理状态。这类情况通过调整侧卧睡姿、更换低矮枕头或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即可缓解。肥胖儿童因颈部脂肪堆积压迫气道也易打鼾,需通过控制体重改善。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病理性打鼾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现为持续张口呼吸、睡眠憋醒,可能影响颌面发育,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手术切除。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鼻黏膜水肿会加重打鼾,需规避过敏原并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的三度肿大可能阻塞气道,若每年发作超过4次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当打鼾伴随生长发育迟缓、白天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时,需警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该病症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先天性颌面畸形如小下颌症也会导致气道狭窄,需口腔正畸科介入治疗。极少数情况下,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性肌萎缩症可能因舌根后坠引发打鼾,需神经科专项诊治。 家长应记录孩子打鼾频率和伴随症状,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避免睡前两小时进食。若打鼾每周超过3晚或出现呼吸暂停超过10秒,建议尽早就医。日常可鼓励孩子多做吹气球、咀嚼硬食等口腔肌肉训练,2岁以上儿童可尝试使用儿童专用止鼾贴改善鼻腔通气。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使用减充血剂或安眠类药物。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