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胸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胸外科科室包括普胸外科、乳腺专科和微创治疗组,开放床位24张。其中,胸外专科开展肺、气管、食管、纵隔、胸壁肿瘤的常规手术切除,胸部外伤急救、手术。其他胸部、心肺疾病的手术治疗,营养支持,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乳腺专科开展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乳癌根治术,乳癌保乳手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乳房矫形,副乳切除(隐形切口),乳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等。微创治疗组开展了以“创伤小、恢复快、美观”为主要优点的胸腔镜微创手术,用于肺大泡切除、肺修补、肺减容术、肺癌根治术、心包剥离术、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治疗和食管良性肿瘤切除、食管癌根治术,顽固性胸腔积液的诊治等;开展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应用于食管良恶性狭窄的支架治疗,尤其是放疗支架的运用,给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曙光,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我们秉承“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宗旨,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良的医疗服务,舒适的环境,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我科现有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护士2人。其中,临床医学硕士3人。1人担任成都市医学会胸外专委会委员。分设胸外、乳腺、微创治疗三个临床医疗专业组及门诊,由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医师主持工作。开展项目有:

1. 肺、气管、食管、纵隔、胸壁肿瘤的常规手术。

肺癌、食管癌的手术切除,支气管、肺动脉袖式成型,巨大纵隔肿瘤切除,心包剥离,动脉导管结扎,二尖瓣闭式分离术。

2. 胸部外伤急救及手术,肋骨、胸骨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连枷胸的手术治疗,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

3. 其他胸部、心肺疾病的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

4. 腔镜微创手术:肺大泡切除、肺修补、肺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肺减容术、肺癌根治术、心包剥离术、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治疗和食管良性肿瘤切除、食管癌根治术、顽固性胸腔积液的诊治等。

5. 食管内支架置入:食管良性狭窄、中晚期食管癌癌性狭窄的带膜支架、放疗支架的置入。

6.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乳癌根治术,乳癌保乳手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乳房矫形,副乳切除(隐形切口),乳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

科室科研技术力量雄厚,曾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医院优秀新技术奖9项。有正在进行的卫生厅科研项目1项(短期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影响的研究)。多人被聘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兼职教授,承担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在全国性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精神,加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在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推荐基础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确定了首批208个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17个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临床培养基地)、309个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基层培养基地),四川省获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3个、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16个。我院同时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也是成都市级医疗机构中唯一的同类基地。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是承担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培训机构。我院作为培训基地要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各项规定,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相关条件,确保培训质量。特别是要注重培训过程管理,加强培训过程的质量评价,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作出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预防心脏病的方法有哪些
郝盼盼
回答: 预防心脏病的方法主要有控制血压、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管理压力。心脏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健康管理可有效降低发病概率。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血压升高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脏负担。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早期干预,血压控制目标通常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减少钠盐摄入、保持适当体重、避免情绪波动对血压控制有帮助。若血压持续偏高,需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 2、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建议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地中海饮食模式被证实对心脏有益,其特点为富含橄榄油、坚果、鱼类等食物。限制加工食品和高糖饮料,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鱼、亚麻籽等。 3、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适合的运动包括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对于已有心脏问题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引发心脏不适。 4、戒烟限酒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脏病风险。被动吸烟同样有害,应避免接触二手烟环境。饮酒应适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肌病变,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戒烟帮助或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 5、管理压力 长期精神压力会升高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脏病发作概率。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睡眠。培养兴趣爱好,保持心理平衡。若出现持续焦虑或抑郁情绪,应及时寻求心理干预。社交支持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心血管健康有保护作用。 预防心脏病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风险因素。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血脂、血糖等指标。保持理想体重,男性腰围应小于90厘米,女性小于85厘米。注意胸闷、气短等心脏不适症状,及时就医评估。家族中有早发心脏病史者更应加强预防措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干预。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