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二院

急救部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救部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科室,包括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创伤烧伤科、中心ICU,逐渐形成了集院前120急救、院内急诊留观室、病房及中心ICU三位一体化的完整的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为广大患者提供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共有临床医生26名(硕士23名、博士3名、硕士生导师1名),护士61名(本科27人、大专34人)。急救部设急诊抢救室、急诊手术室、门急诊输液室、留观室、及病房64张(其中内科病房24张、外科病房24张、中心ICU病房16 张)。
  急救部教学科研:科室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2003年成立急诊医学教研室,承担急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医学7年制、留学生5年制等不同层次学生急诊医学、危重病医学、创伤急救的在校教学和临床实习工作, 近年来科室科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每年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近20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临床专业学科,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急诊医学发展状况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医学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急诊则是折射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窗口。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满足物质和精神文明不断增长的需要,配合社会保障体系,我院于1987年成立急诊科,开通了“急救绿色通道”,每天24小时为患者服务。经过 20多年的建设,急诊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集120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留察、日间病房于一体的完善急救医疗体系。工作范围涉及急诊医学和危重病医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院前、院内急救以及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内科病房是重庆市三甲医院中成立较早、功能较全的科室,包括院前急救(120)、普通急诊、抢救室、留察室和急诊病房。医护人员30余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博士1名,硕士11名,全部医生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拥有进口呼吸机、除颤仪等先进仪器。主要从事各种急诊和危急重症的诊断和抢救,如心肺脑复苏、心搏骤停、休克、心律失常、中毒、电击伤、败血症、呼吸衰竭、重症哮喘、气胸、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昏迷、脑卒中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等,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均接受高级急救专业培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及良好教学科研能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

2014年6月14日是第十一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安全血液挽救母亲生命”。全世界每天约有800名妇女死于妊娠或分娩相关并发症,及时获得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对所有国家而言都是预防孕产妇死亡的全面措施的必要组成部分。6月12日,我院输血科和产科在外科楼一楼开展了“6·14世界献血者日”宣传与咨询活动,向市民宣传献血与输血相关知识和政策,特别是孕产妇输血知识,并解答相关问题,旨在提高市民对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需求的认识,感谢和鼓励更多的人成为无偿献血者,在需要拯救生命时提供可使用的最安全血液。 输血科张娟副主任、产科董晓静副主任、产科陈志美副护士长带领输血科及产科医务人员对前来咨询的患者、孕妇及家属等进行耐心解答,并向公众发放2014年“6·14世界献血者日”专刊、关于献血及用血基础知识与政策等宣传册。本次活动输血科设计制作了宣传展板,内容包括介绍世界献血者日、第十一个世界献血日主题、人体血液与血型基础知识、血液保护技术及自身输血等。 此次活动中,前来观看展板、咨询与领取宣传册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人在咨询后主动提出想要无偿献血,在工作人员解释献血的流程后,前往移动献血车献血。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圆满结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满脸的黑头怎么处理
陈腊梅
回答: 满脸的黑头可通过日常清洁、外用药物、医美治疗等方式改善。黑头主要由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毛孔内黑色或黄色油脂栓。 1、日常清洁 每日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乳清洁面部,避免过度揉搓。可选择含水杨酸或果酸的洁面产品,帮助溶解多余油脂。清洁后使用清爽型保湿霜维持皮肤屏障功能。油性皮肤人群可每周使用1-2次清洁泥膜吸附毛孔油脂。 2、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调节角质代谢,减少毛囊堵塞。过氧苯甲酰凝胶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缓解黑头炎症反应。维A酸乳膏能改善毛囊角化异常,需夜间避光使用。用药期间需加强防晒,避免皮肤敏感。 3、医美治疗 化学换肤通过果酸、水杨酸等剥脱角质层,促进黑头排出。小气泡清洁利用负压吸附毛孔内油脂栓,需由专业人员操作。光子嫩肤可调节皮脂腺分泌,减少黑头复发。治疗间隔需遵医嘱,术后需严格防晒。 4、饮食调整 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避免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调节皮肤代谢。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乳制品摄入量需控制,可能加重毛孔堵塞。 5、生活习惯 避免频繁用手触摸面部,防止细菌传播加重黑头。定期更换枕巾毛巾,减少螨虫滋生风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内分泌调节。运动后及时清洁汗液,防止毛孔堵塞。长期化妆人群需彻底卸妆,避免残留堵塞毛孔。 改善黑头需长期坚持综合管理,避免自行挤压导致感染或瘢痕。若伴随红肿脓疱等炎症表现,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日常可选择无油配方的防晒产品,减少紫外线刺激。油性皮肤人群可定期使用吸油纸处理面部多余油脂,但需避免过度摩擦皮肤。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