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二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肝胆外科、妇产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前身为始建于1892年的重庆“宽仁医院”,是一所横跨三个世纪的百年老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医院逐步形成了“关怀、专注、创新”的办院理念,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现有2个院区(渝中院区和江南院区),编制床位2580张,最大开放床位可到3500余张。年门诊量137.2万余人次,收治住院病人7.6万余人次。渝中院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坐落于重庆CBD中心——解放碑,占地14.5亩。为“宽仁医院”原址,发展至今已有126年。江南院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天文大道288号(茶园新区),总建筑面积25万方,投资达十四亿。共有医疗综合楼、感染与肝病中心、科教楼、全科医生楼等4栋大楼。江南院区将解决渝东南、渝东北群众就医困难的问题,改变重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带动整个重庆西部的发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业设置齐全,有43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内科学(传染病)和神经病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肾病科(现更名为肾内科)、医学影像科(含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感染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妇产科、检验科、普外科(含肝胆外科、胃肠肛肠外科、血管疝腹壁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老年科(现更名为老年病科)、消化内科、眼科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康复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医脾胃病科为重庆市“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其覆盖的17个二级学科全部是省级重点学科;医学影像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和妇产科学为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有13个重庆市临床诊疗研究中心,10个重庆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医院拥有一大批学术技术造诣高、临床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共2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与发展计划”团队带头人2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名,优秀人才支撑计划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全国“三八”红旗手1名;国家人事部及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18人、后备人选11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2人,二层次人员5人;重庆市名中医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3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1人,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3人,青年副主任委员3人。医院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博士生导师45名(在职)、硕士生导师220名(在职),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院培养硕博研究生1000余名,住培学员300余名。有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超声分子影像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生殖发育与干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部级研究平台,有重庆市感染病学和老年医学2家区域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是国家药物临床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下设14个专业组,是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近年来,年均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超过百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过30项/年,年均发表SCI论文近200篇,年年斩获重庆市科学技术二等以上科技奖励。2015年我院“超声分子显像与治疗基础研究”研究成果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系列一等奖,2016年同年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7年我院牵头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乙型肝炎治愈的新策略新方法”课题获批立项,中央财政经费5805.56万元。2018年我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正式立项,中央财政经费资助1932万元。医院还主办有《JournalofClinicalandTranslationalHepatology》、《中华肝脏病杂志》和《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杂志。作为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重医附二院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健康观,恪守“克宽克仁、惟精惟一”的医院精神,“关怀、专注、创新”的医院理念,为全市和周边省市居民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医学研究,培养医学人才。全力将渝中院区打造成为高水平、创新型、特色化的重庆CBD标志性城市医院,江南院区打造成高水准、生态型、国际化医院,努力向国内一流医院的目标迈进!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

2014年6月14日是第十一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安全血液挽救母亲生命”。全世界每天约有800名妇女死于妊娠或分娩相关并发症,及时获得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对所有国家而言都是预防孕产妇死亡的全面措施的必要组成部分。6月12日,我院输血科和产科在外科楼一楼开展了“6·14世界献血者日”宣传与咨询活动,向市民宣传献血与输血相关知识和政策,特别是孕产妇输血知识,并解答相关问题,旨在提高市民对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需求的认识,感谢和鼓励更多的人成为无偿献血者,在需要拯救生命时提供可使用的最安全血液。 输血科张娟副主任、产科董晓静副主任、产科陈志美副护士长带领输血科及产科医务人员对前来咨询的患者、孕妇及家属等进行耐心解答,并向公众发放2014年“6·14世界献血者日”专刊、关于献血及用血基础知识与政策等宣传册。本次活动输血科设计制作了宣传展板,内容包括介绍世界献血者日、第十一个世界献血日主题、人体血液与血型基础知识、血液保护技术及自身输血等。 此次活动中,前来观看展板、咨询与领取宣传册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人在咨询后主动提出想要无偿献血,在工作人员解释献血的流程后,前往移动献血车献血。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圆满结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促排卵吃什么食物好
冷启刚
回答: 促排卵可以适量吃黑豆、西蓝花、三文鱼、坚果、鸡蛋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氯米芬片、来曲唑片、尿促性素注射液、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黄体酮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与饮食调理。 一、食物 1. 黑豆 黑豆富含植物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黑豆还含有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可改善卵巢微循环。建议将黑豆煮粥或打豆浆食用,每周食用3-4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内。 2. 西蓝花 西蓝花含有丰富的叶酸和维生素C,叶酸能降低卵子染色体异常概率,维生素C可抗氧化能力。西蓝花中的萝卜硫素还能帮助肝脏代谢多余雌激素。建议清蒸或快炒保留营养,每日食用100-150克。 3. 三文鱼 三文鱼富含Omega-3脂肪酸,能改善卵子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其中的维生素D可调节促卵泡激素分泌。选择新鲜三文鱼每周食用2-3次,每次80-100克,避免高温煎炸导致营养流失。 4. 坚果 坚果类如核桃、杏仁含维生素E和硒元素,维生素E能保护卵细胞膜完整性,硒元素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每日摄入20-30克混合坚果,选择原味烘烤型,避免盐渍或糖渍产品。 5. 鸡蛋 鸡蛋提供优质蛋白和胆碱,胆碱参与卵磷脂合成,蛋黄中的卵磷脂是细胞膜重要成分。建议每日1-2个全蛋,采用水煮或蒸蛋方式,避免油炸。胆固醇偏高者需控制蛋黄摄入量。 二、药物 1. 枸橼酸氯米芬片 枸橼酸氯米芬片通过拮抗雌激素受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排卵障碍。使用期间需监测卵泡发育,可能出现潮热、腹胀等副作用。 2. 来曲唑片 来曲唑片作为芳香化酶抑制剂,能降低雌激素水平反馈性增加FSH分泌,常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促排卵治疗。需注意肝功能监测,禁止妊娠期使用。 3. 尿促性素注射液 尿促性素注射液含FSH和LH,直接刺激卵泡生长,适用于垂体功能低下导致的排卵障碍。需严格超声监测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4.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为基因工程合成的FSH,纯度高且批次稳定,适用于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控制性超促排卵。需配合GnRH激动剂/拮抗剂使用。 5. 黄体酮胶囊 黄体酮胶囊用于促排卵后的黄体支持,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常见剂型为软胶囊阴道给药或口服,可能出现头晕、乳房胀痛等反应。 促排卵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但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在BMI18.5-23.9范围,过度肥胖或消瘦都会影响排卵功能。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环境。保持心情愉悦,过度焦虑会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激素分泌。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和超声监测,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