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二院

我院产科成功抢救完全性子宫破裂产妇及婴儿

时间:2014-05-0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产科在麻醉科及手术室的通力合作下,成功救治了一名完全性子宫破裂产妇,且成功抢救了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现母亲情况良好,预计明日出院,新生儿已转入儿童医院进一步治疗,已脱离呼吸机治疗。

  患者袁女士,23岁,因“停经38周,不规律下腹胀痛1+小时”由急诊120送入我院产科,入院时胎心150次/分,有少许阴道流血,生命体征平稳。2010年行剖宫产一次,入院后行B超示:胎心136次/分,母体子宫前壁下段肌层最薄处厚约1.4mm。9:40在医生陪同下返回病房,遵医嘱立即行术前准备,9:58等待手术室接病人时行胎心监护示:胎心基线79-85次/分,立即予左侧卧位、吸氧等措施监测胎心率60-70次/分,孕妇自诉下腹胀痛明显,未诉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监测生命体征正常。立即向科室主任孙江川、董晓静汇报,迅速查看孕妇后考虑先兆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决定就地行剖宫产术,立即启动产科应急预案,产科孙荻娜主治医师、陈志美副护士长等迅速到场抢救,分工协作,紧张有序,助产士马娟推孕妇入产房,助产士罗晓春建立静脉通道等,联系手术室、麻醉科、儿童医院及我院周瑾副教授等相关人员,麻醉科徐昆主任、手术室孙大治副护士长及护士程平周、产科高年资护士刘文琼有条不紊、迅速到场,产科孙主任和董主任合作,迅速在局麻下切开皮肤,随即进入腹腔肉眼见:淡血性液体约500ml,胎儿位于腹腔内,于10:15以头位手取一活男婴,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1分钟评2分,出生后立即予以保暖、清理呼吸道、吸氧、正压通气,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5分钟评5分,10分钟评7分,由儿童医院医师接走。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对袁女士行静脉麻醉继续完成手术,手术顺利,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母子生命,发生率为1/16000-1/1000,多发生于分娩期,发生于妊娠期者实属少见。本次及时抢救既保住了产妇的生命也保住了子宫,小宝宝在儿童医院也脱离了呼吸机治疗。本次抢救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从发现到取出新生儿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产妇及其家属对我们精湛的技术、抢救水平及团队协作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对抢救效果表示满意并不甚感激!

  此次危急患者的识别、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高效的团队通力协作,充分展现了我院产科过硬的技术水平,各科室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我院救治病人的综合实力。

  (产科)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

2014年6月14日是第十一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安全血液挽救母亲生命”。全世界每天约有800名妇女死于妊娠或分娩相关并发症,及时获得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对所有国家而言都是预防孕产妇死亡的全面措施的必要组成部分。6月12日,我院输血科和产科在外科楼一楼开展了“6·14世界献血者日”宣传与咨询活动,向市民宣传献血与输血相关知识和政策,特别是孕产妇输血知识,并解答相关问题,旨在提高市民对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需求的认识,感谢和鼓励更多的人成为无偿献血者,在需要拯救生命时提供可使用的最安全血液。 输血科张娟副主任、产科董晓静副主任、产科陈志美副护士长带领输血科及产科医务人员对前来咨询的患者、孕妇及家属等进行耐心解答,并向公众发放2014年“6·14世界献血者日”专刊、关于献血及用血基础知识与政策等宣传册。本次活动输血科设计制作了宣传展板,内容包括介绍世界献血者日、第十一个世界献血日主题、人体血液与血型基础知识、血液保护技术及自身输血等。 此次活动中,前来观看展板、咨询与领取宣传册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人在咨询后主动提出想要无偿献血,在工作人员解释献血的流程后,前往移动献血车献血。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圆满结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