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二院

半相合骨髓移植妙手回春 奉节极重症再障女孩绝境重生

时间:2014-06-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6月1日,在血液内科层流病房的患者小黄度过了一个难忘的21岁生日,这个生日对于这花季女孩来说具有极其特殊意义——这天也是小黄喜获重生的日子。

  一个月前,家住奉节的小黄不明诱因出现双下肢瘀点伴牙龈出血、心悸、乏力、头昏。血常规示:白细胞0.3×109/L,血小板2×109/L,血红蛋白39g/L,骨髓检查提示增生极度低下,为极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要治愈,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而小黄的情况万分危急,无法等到中华骨髓库的配型,要进行移植,唯一的办法是采取父母的干细胞进行半相合移植。

  在获悉女儿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后,小黄的母亲何女士主动要求为女儿捐献造血干细胞。科室经过反复、周密详尽的讨论后选定了新型的清髓性移植前预处理措施,并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骨髓干细胞以及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的“鸡尾酒式”移植方案。5月19日、20日,先通过连续两天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从何女士体内采集到445ml造血干细胞,植入了首份“生命种子”。5月21日,又在何女士体内采集了470ml的骨髓,进行骨髓移植。5月23日,输注了间充质干细胞。由于骨髓血中不仅有造血干细胞,还有能帮助造血干细胞生长的一份土壤。而间充质干细胞不但促进造血干细胞生长,还能预防GVHD,这对于小黄来说无疑是上了双保险。

  仅仅经过8天的等待,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开始上升,6月1日为移植后第11天,小黄的白细胞水平已达5.35×109/L,血小板水平达41×109/L,这标志着母亲捐献的“生命种子”已在女儿体内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小黄的骨髓造血功能已成功重建,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春。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母爱,经过血液科层流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喜重获新生的花季少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层流病房度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生日。

  对于极重症再障患者来说,由于本身疾病的原因,骨髓造血功能极其低下。要成功进行移植,需解决的首要难题是如何使干细胞尽快成功的植入并恢复骨髓造血功能。而血液内科采用的新型移植前预处理措施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骨髓干细胞以及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的“鸡尾酒式”移植方案的开展,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国内尚未见报道。这标志着我院血液内科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遥遥领先于市内各大医院,并且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

2014年6月14日是第十一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安全血液挽救母亲生命”。全世界每天约有800名妇女死于妊娠或分娩相关并发症,及时获得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对所有国家而言都是预防孕产妇死亡的全面措施的必要组成部分。6月12日,我院输血科和产科在外科楼一楼开展了“6·14世界献血者日”宣传与咨询活动,向市民宣传献血与输血相关知识和政策,特别是孕产妇输血知识,并解答相关问题,旨在提高市民对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需求的认识,感谢和鼓励更多的人成为无偿献血者,在需要拯救生命时提供可使用的最安全血液。 输血科张娟副主任、产科董晓静副主任、产科陈志美副护士长带领输血科及产科医务人员对前来咨询的患者、孕妇及家属等进行耐心解答,并向公众发放2014年“6·14世界献血者日”专刊、关于献血及用血基础知识与政策等宣传册。本次活动输血科设计制作了宣传展板,内容包括介绍世界献血者日、第十一个世界献血日主题、人体血液与血型基础知识、血液保护技术及自身输血等。 此次活动中,前来观看展板、咨询与领取宣传册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人在咨询后主动提出想要无偿献血,在工作人员解释献血的流程后,前往移动献血车献血。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圆满结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促排卵吃什么食物好
冷启刚
回答: 促排卵可以适量吃黑豆、西蓝花、三文鱼、坚果、鸡蛋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氯米芬片、来曲唑片、尿促性素注射液、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黄体酮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与饮食调理。 一、食物 1. 黑豆 黑豆富含植物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黑豆还含有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可改善卵巢微循环。建议将黑豆煮粥或打豆浆食用,每周食用3-4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内。 2. 西蓝花 西蓝花含有丰富的叶酸和维生素C,叶酸能降低卵子染色体异常概率,维生素C可抗氧化能力。西蓝花中的萝卜硫素还能帮助肝脏代谢多余雌激素。建议清蒸或快炒保留营养,每日食用100-150克。 3. 三文鱼 三文鱼富含Omega-3脂肪酸,能改善卵子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其中的维生素D可调节促卵泡激素分泌。选择新鲜三文鱼每周食用2-3次,每次80-100克,避免高温煎炸导致营养流失。 4. 坚果 坚果类如核桃、杏仁含维生素E和硒元素,维生素E能保护卵细胞膜完整性,硒元素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每日摄入20-30克混合坚果,选择原味烘烤型,避免盐渍或糖渍产品。 5. 鸡蛋 鸡蛋提供优质蛋白和胆碱,胆碱参与卵磷脂合成,蛋黄中的卵磷脂是细胞膜重要成分。建议每日1-2个全蛋,采用水煮或蒸蛋方式,避免油炸。胆固醇偏高者需控制蛋黄摄入量。 二、药物 1. 枸橼酸氯米芬片 枸橼酸氯米芬片通过拮抗雌激素受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排卵障碍。使用期间需监测卵泡发育,可能出现潮热、腹胀等副作用。 2. 来曲唑片 来曲唑片作为芳香化酶抑制剂,能降低雌激素水平反馈性增加FSH分泌,常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促排卵治疗。需注意肝功能监测,禁止妊娠期使用。 3. 尿促性素注射液 尿促性素注射液含FSH和LH,直接刺激卵泡生长,适用于垂体功能低下导致的排卵障碍。需严格超声监测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4.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为基因工程合成的FSH,纯度高且批次稳定,适用于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控制性超促排卵。需配合GnRH激动剂/拮抗剂使用。 5. 黄体酮胶囊 黄体酮胶囊用于促排卵后的黄体支持,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常见剂型为软胶囊阴道给药或口服,可能出现头晕、乳房胀痛等反应。 促排卵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但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在BMI18.5-23.9范围,过度肥胖或消瘦都会影响排卵功能。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环境。保持心情愉悦,过度焦虑会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激素分泌。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和超声监测,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