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二院

耳鼻喉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耳鼻喉科(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rugery)前身是原宽仁医院五官科,建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当时由全国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吕钟灵教授担任首届科主任。从建科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目前有40张床位,由美国南加利副利亚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留学归来的博士骆文龙教授(硕士导师及博士导师)主持全科工作,开展了各项高难度手术。我科技术力量雄厚,医师学历结构合理,硕士、博士研究生占80%以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集医疗、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专业性极强的科室。
  耳鼻喉科目前开展了大量新技术,主要是新的、高难度、复杂的大、中型手术。如:头颈部各种大手术,特别是各种类型喉癌、下咽癌、颈部包块、颅底蝶窦肿瘤、上颌窦癌、鼻腔肿瘤等;Karl氏喉显微手术治疗各种声带疾病;ESE手术治疗梅尼埃病;人造镫骨手术及多道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及极重度耳聋;广泛开展耳鼻咽喉微创手术及面神经损伤修复等方面的工作;引进了美国呼吸睡眠监测系统,同时在重庆市首家引进了21世纪最新微创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鼾症)、扁桃体手术、舌根后坠、血管瘤等疾病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咽喉异物、食管异物、小儿气管异物的取出;鼻内窥镜治疗各类鼻窦炎;鼻咽癌及各种头颈部肿瘤的综合治疗;耳聋、耳鸣的治疗,并有实力强大的主听器验配中心;各类型鼻出血的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

2014年6月14日是第十一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安全血液挽救母亲生命”。全世界每天约有800名妇女死于妊娠或分娩相关并发症,及时获得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对所有国家而言都是预防孕产妇死亡的全面措施的必要组成部分。6月12日,我院输血科和产科在外科楼一楼开展了“6·14世界献血者日”宣传与咨询活动,向市民宣传献血与输血相关知识和政策,特别是孕产妇输血知识,并解答相关问题,旨在提高市民对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需求的认识,感谢和鼓励更多的人成为无偿献血者,在需要拯救生命时提供可使用的最安全血液。 输血科张娟副主任、产科董晓静副主任、产科陈志美副护士长带领输血科及产科医务人员对前来咨询的患者、孕妇及家属等进行耐心解答,并向公众发放2014年“6·14世界献血者日”专刊、关于献血及用血基础知识与政策等宣传册。本次活动输血科设计制作了宣传展板,内容包括介绍世界献血者日、第十一个世界献血日主题、人体血液与血型基础知识、血液保护技术及自身输血等。 此次活动中,前来观看展板、咨询与领取宣传册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人在咨询后主动提出想要无偿献血,在工作人员解释献血的流程后,前往移动献血车献血。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圆满结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满脸的黑头怎么处理
陈腊梅
回答: 满脸的黑头可通过日常清洁、外用药物、医美治疗等方式改善。黑头主要由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毛孔内黑色或黄色油脂栓。 1、日常清洁 每日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乳清洁面部,避免过度揉搓。可选择含水杨酸或果酸的洁面产品,帮助溶解多余油脂。清洁后使用清爽型保湿霜维持皮肤屏障功能。油性皮肤人群可每周使用1-2次清洁泥膜吸附毛孔油脂。 2、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调节角质代谢,减少毛囊堵塞。过氧苯甲酰凝胶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缓解黑头炎症反应。维A酸乳膏能改善毛囊角化异常,需夜间避光使用。用药期间需加强防晒,避免皮肤敏感。 3、医美治疗 化学换肤通过果酸、水杨酸等剥脱角质层,促进黑头排出。小气泡清洁利用负压吸附毛孔内油脂栓,需由专业人员操作。光子嫩肤可调节皮脂腺分泌,减少黑头复发。治疗间隔需遵医嘱,术后需严格防晒。 4、饮食调整 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避免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调节皮肤代谢。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乳制品摄入量需控制,可能加重毛孔堵塞。 5、生活习惯 避免频繁用手触摸面部,防止细菌传播加重黑头。定期更换枕巾毛巾,减少螨虫滋生风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内分泌调节。运动后及时清洁汗液,防止毛孔堵塞。长期化妆人群需彻底卸妆,避免残留堵塞毛孔。 改善黑头需长期坚持综合管理,避免自行挤压导致感染或瘢痕。若伴随红肿脓疱等炎症表现,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日常可选择无油配方的防晒产品,减少紫外线刺激。油性皮肤人群可定期使用吸油纸处理面部多余油脂,但需避免过度摩擦皮肤。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