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成立于2001年4月,2012年成功申报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位于外科大楼 3 楼。现有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主任、护士长各一名,专职医生12名,其中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7名;专科护士3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8名,护士24名。

模式:中心ICU模式,病人来自全院各临床专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年龄从0到107岁。

床位:2008年重症床位17张,年收治危重病人病人(APACHE2评分大于10分)800---1000例。

设备:高档原装进口德国西门子呼吸机,法国天马呼吸机,德国drager共18台;多功能监护仪20台;床旁心电图机2台;飞利浦心脏除颤监护仪2台;输液泵17台;微量推注泵45台;床旁降温机2台;床旁血液透析滤过机(CRRT)2台,血液灌流机1台;临时心脏起搏器;Swan-Ganz导管心排量监测仪1台;PICCO心排量监测1台;纤维支气管镜2台;振动排痰机;血栓泵;美国PREMINE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乳酸,血球压积);血栓弹力描记图;营养泵10台;床旁摄片;床旁超声,床单元消毒等先进设备。

在以下疾病救治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心肺脑复苏;各种中毒;重症急性胰腺炎;AECOPD的困难撤机;心肌梗塞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爆发性心肌炎;多发严重创伤;病理产科;格林巴利综合症;严重脓毒症等疾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共用电动剃须刀会传染艾滋病吗
聂小娟
回答: 共用电动剃须刀一般不会传染艾滋病,但若存在破损皮肤接触病毒污染的血液,存在极低概率的传播风险。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且对消毒剂敏感。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环境中的存活能力较弱,离开宿主后通常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失去活性。电动剃须刀表面若未沾染新鲜血液,病毒难以通过干燥的刀片或外壳传播。日常使用中,剃须刀接触的多为表皮角质层,完整皮肤能有效阻隔病毒侵入。即使刀头残留微量血液,病毒载量也远低于感染阈值,且暴露于空气后病毒迅速失活。 当双方皮肤同时存在开放性伤口且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时,理论上有微量传播可能。这种情况需满足三个条件:剃须刀上存在艾滋病感染者未干涸血液,使用者在短时间内接触该血液,接触部位存在活动性出血伤口。实际生活中这种多重条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极低,规范的清洁消毒可进一步降低风险。 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护理工具,使用后及时用75%酒精擦拭消毒刀头。若发生高危暴露行为,如被明确污染的剃须刀划伤出血,应在72小时内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评估。日常预防艾滋病更应关注安全性行为、规范医疗操作等主要传播途径。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