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儿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是伴随着医院的成立而建科的传统主干科室之一,目前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在历任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前后几代儿科同仁的不懈努力与坚持下,目前的北京朝阳医院儿科是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一级临床科室。儿科拥有完整的学科架构,包括:全年候无节假日(24小时*365天)开放的儿科门诊,含有Ⅲ级新生儿病房的儿科病房。儿科学教研室承担首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五年制与七年制医学生儿科教学任务,是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中为数不多的可独立承担儿科学教学任务的儿科学教研室之一。
  北京朝阳医院儿科病房现开放床位20张,包括有Ⅲ级新生儿病房及普通病房。医护人员总数37人,其中医师14人,护士23人。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6名、主管护师5名。学历情况:博士与硕士学位6人、本科10人、大专7人、中专学历14人。于1992年北京朝阳医院儿科成立了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20年来救治了数以千计的急危重症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为了满足患儿及家长对住院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于1996年北京朝阳医院儿科病房开始设立日间病房,对住院病人进行评估后,允许轻症或处恢复状态的病人,白天在病房住院接受规范的治疗与护理,晚间可以回家休息,这项措施深受患儿及家长们的欢迎。目前儿科以新生儿专业、小儿呼吸专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已经成为儿科的优势专业。
  北京朝阳医院儿科门诊与儿科急诊设在一处,全年候365天无节假日24小时开放。门诊分区布局合理,预检分诊台将就诊病人中传染病病人与普通病人分开隔离,门诊有隔离病人的候诊区、诊室及观察室,有普通病人的候诊区、诊室、输液室及治疗室。儿科门诊设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儿童智力测查等专家、专业门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