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中医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A类医院。中医科是与医院同时诞生的一级中医内科综合科室,从事诊疗的专业主要涵盖有神经内科、内分泌、呼吸、心内、消化、肾内等,还涉及骨科(针灸、按摩)、中医妇科(专家门诊)的部分疾病。经过朝阳医院几代中医人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目前中医科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的北京地区首批六家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之一,2007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又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的“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的称号,在北京地区和全国综合医院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已故国医大师、首都国医名师、全国著名老中医专家方和谦教授,为振兴中医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他医术精湛,治学严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医疗教学科研的骨干,为国家为医院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将永远铭记他的教诲,学习他的精神,把他宝贵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永远传承下去,造福于人民健康。
  在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是一个团结的、奋发向上的科室,多次获得医院先进科室和优秀教研室的光荣称号。
  中医科包括中医、针灸、理疗按摩三个专业组。设有中医专业门诊、针灸专业门诊、理疗按摩专业门诊和中医病房。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4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6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8名。
  作为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科,充分发挥医院优质的医疗设施和医疗设备的优势,临床实践中突出中医中药、针灸砭石、按摩等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的应用,诊治内科、妇科、骨科常见病与疑难病取得很好的疗效,尤其以诊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病、脾胃病、妇科病、颈腰椎退行性病变等更为有特色,为医院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中医门诊包括专家门诊14台,专业门诊4台。近年来还开展了砭石疗法、“冬病夏治”中药贴敷治疗、中药腿浴治疗、神经肌肉疼痛治疗,尤其是近期引进的“子午流注”治疗等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取得很好的疗效,深得患者信任和称赞。中医科还承担全院各科的中医、针灸、理疗按摩会诊任务,通过会诊提高了临床疗效,为疑难重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出了中医中药独到的积极作用。
  中医病房以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呼吸病、糖尿病、肾病、痹证等内科疑难杂病为主。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完整的诊疗方案,无论在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阶段都可以得到及时的系统治疗。
  近年来中医科在科研方面积极进取,与部级、市级三级中医医院和该院呼吸、神内等西医重点学科友好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十五”攻关课题、首发基金课题、北京市科委课题、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课题20余项,参与北京市科委立项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技术课题3项;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两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著作8部、参编著作10部。
  中医教研室承担首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五年制和七年制的中医学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进行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探索与改革,中医教研室承担的《中医学》课程,申报成功为首医校级“精品课程”。
  经过多年的医疗、教学、科研的实践,科室对青年医师多层面、全方位的培养,以及近年来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多人,中医科目前已拥有一支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基本合理,以中年骨干力量为支柱的人才队伍,正在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朝阳医院美好的明天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着。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几天没大便怎么办
于淑霞
回答: 小孩几天没大便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适量运动、补充益生菌、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小孩几天没大便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先天性巨结肠、肠梗阻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如西蓝花、苹果、燕麦等。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每日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有助于软化大便。家长可准备清淡易消化的粥类或果蔬泥。 2、腹部按摩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按摩力度要轻柔,避免压迫内脏。按摩时可配合使用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家长需在小孩清醒且情绪稳定时操作,避免饭后立即按摩。 3、适量运动 鼓励小孩进行爬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肠蠕动。避免久坐或长时间卧床。家长可引导小孩做蹲起运动或腿部屈伸动作。运动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以不引起疲劳为宜。运动前后注意补充水分。 4、补充益生菌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便秘,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家长需注意观察小孩服用后的排便情况。日常可适量食用含益生菌的酸奶或发酵食品。 5、使用药物 顽固性便秘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或小儿化积口服液等药物。乳果糖口服溶液适用于慢性便秘,开塞露用于急性排便困难。家长不可自行长期给小孩使用泻药。若用药后仍无改善或伴有呕吐、腹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家长需密切观察小孩的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记录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可在早餐后让小孩坐便盆5-10分钟。避免过度关注排便问题造成小孩紧张。若便秘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呕吐、血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保持饮食均衡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