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放射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成为全数字化、种类齐全的现代化影像检查、诊断、治疗科室,提供数字X线摄影、造影检查、CT、MRI、PET/CT成像以及各类介入检查治疗的服务。
  在放射科的历史上,谢志光教授、李国珍教授、刘庚年教授、汪绍训教授、张德苓教授等我国医学影像领域多位泰斗都曾在此就职。放射科继承了诸位泰斗先贤们的精神与学识,在专业领域不断探索,并将成果和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给年轻的医师和学者。
  目前,放射科拥有职工86人,其中医师32人,技术人员41人。拥有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2人,业务涵盖医学影像各个专业系统。放射科的检查室和诊断室遍布人民医院三个院区,五个主要区域。拥有先进的X线检查设备约20台,CT 3台,MRI 4台。放射科每年都会引进设备和培养人才,用更先进的诊疗设备以及更专业的诊疗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
  每日,在主任医师主持下,医师组会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在主任技师的带领下,技师组会进行摄影质量的评估和摄影技术的讨论,确保为临床及患者提供优质和准确的医学影像结果。
  特色诊疗
  目前,放射科按照系统分为五个诊断专业组:
① 中枢神经系统及头颈部专业组;
②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大血管及胸部(包括乳腺影像学)专业组;
③ 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腹部专业组;
④ 骨关节系统专业组;
⑤ 介入诊断治疗专业组。
  放射科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颅脑疾病的影像诊断方面都取得了国内瞩目的成绩;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CT引导下肺小结节术前弹簧圈定位项目,目前已经完成病例60余例。
  其他特色诊疗包括:
1、低剂量CT扫描:胸部,心脏冠状动脉
2、体内金属假体伪影的去除
3、高心率冠状动脉CT成像:90bpm清晰成像
4、快速大范围扫描获得优异的血管成像:头颈部血管等
5、高分辨力内耳及小关节成像
6、单器官灌注和大范围动态成像
  教学科研
  作为我国首批影像学硕士和博士授予点之一,放射科已培养博士生近60名,常年承担北大医学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的教学工作,每年培养数十名进修医生、访问学者,并于2007年成为北京市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十年来,科室每年举办了国医学影像疑难病例论坛。
  近年来,放射科获得来自卫生部、北京市及北京大学的奖励十余项;科研基金数十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数百篇,主编各类教材及专业书籍近二十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两项,在分子影像诊断研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 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精神分裂症早期识别与干预技术”神经影像组组长
   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老年痴呆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研究”神经影像组组长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 负责人 扩散加权成像定量评价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像病理相关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胃复春治萎缩性胃炎吗
于淑霞
回答: 胃复春可以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胃复春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红参、香茶菜、枳壳等成分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辅助治疗。 胃复春通过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促进胃黏膜修复、调节免疫功能等机制缓解萎缩性胃炎的症状。该药能减轻胃部胀满、疼痛、嗳气等不适,延缓病情进展。对于轻中度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复春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胃复春对重度萎缩性胃炎或伴有严重肠上皮化生的患者效果有限,需结合西医治疗。重度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明显变薄、血管透见。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或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胃复春不宜用于急性胃黏膜病变或对成分过敏者,服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萎缩性胃炎患者除遵医嘱用药外,需注意饮食规律,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吸烟饮酒,减少腌制、熏烤食品摄入。定期复查胃镜及病理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呕血、黑便、持续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胃复春需长期服用才能显现效果,通常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具体用药方案需由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