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妇科 (共4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妇科于1942年4月由著名专家林巧稚教授创建。后由王耀云教授出任科主任,在北京率先开展了宫颈癌放射治疗,及宫颈细胞学筛查。1986年,在钱和年教授的领导下,首先于国内成功制备了卵巢癌单克隆抗体,并用于临床诊断。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妇产科是教育部和211工程重点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妇科专业由以妇科肿瘤为重点,发展到肿瘤为特色和优势学科,同时有盆底疾病,妇科超声,宫颈病变,妇科宫、腹腔镜、妇科内分泌、妇科感染等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学科梯队完整,专科技术力量强。
  妇科病房以妇科肿瘤治疗研究为重点,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作为主攻方向,开展了各种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建立了妇科化疗病房,使晚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开展了腹腔镜手术,包括异位妊娠、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脱垂、子宫肌瘤剔除术、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早期恶性肿瘤腹腔镜下淋巴切除术等;并开展了宫腔镜诊断、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内节育环和流产后胚胎组织残留等。开展了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的诊断和保守及各种修补重建手术,均具有鲜明的特色。
  妇科门诊技术力量强大,以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治为主,对妇科内分泌、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综合征、妇科泌尿学等疾病建立了系统的治疗方法,开设有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病变的治疗等专业门诊。妇科门诊较早的开展了经腹/阴道B超及彩超、且可在当日检查不必预约;开展了阴道镜、细胞学TCT、CCT检查,HPV高危型检测、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等。
  妇科每日均有专家门诊,对恶性肿瘤患者还实施了门诊病房的绿色通道,使肿瘤患者能早入院、早治疗。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妇科居于我国领先地位。基础研究方面,卵巢癌:形成以实验研究带动临床研究、以临床需求推动实验研究,在国内首先制备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卵巢癌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显像试剂盒和抗卵巢癌人源化抗独特型疫苗,目前已进入中试开发,正在进行临床应用前研究。子宫内膜癌在发病机理与诊断治疗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两型子宫内膜癌中雌、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调控与其发病相关性、以及激素治疗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以上两项成果均达达国内领先水平,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子宫颈癌:对癌前病变、子宫颈癌与HPV关系作了较多的研究。盆底功能障碍对流行病学、盆底支持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特征,以及在细胞水平进行了研究。妇科教学每年承担约70名本科生教育,近年来开始接受北京大学医学专业七年制、八年制教学;参与教学改革,参与编写本科生及研究生各类教材10余项。此外每年有近50名进修医学习,举办妇产科各类学习班2-3次/年。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三维彩超检查什么
曲中玉
回答: 子宫三维彩超主要用于检查子宫形态结构、内膜病变及生殖系统异常,可评估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先天性子宫畸形、宫腔粘连等疾病。 1、子宫形态结构 三维彩超能立体显示子宫轮廓、肌层厚度及宫腔形态,对先天性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的诊断具有优势。检查可清晰呈现子宫整体结构,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发育异常或术后形态改变。 2、子宫内膜病变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回声及血流分布,辅助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增生或癌变。异常增厚的内膜或局部占位性病变在三维成像中显示更直观,有助于区分生理性增生与病理性改变。 3、子宫肌瘤定位 三维彩超能精确定位肌瘤数量、大小及与宫腔的关系,特别是黏膜下肌瘤对宫腔的压迫程度。多平面成像可判断肌瘤血供情况,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同时监测肌瘤生长速度。 4、宫腔粘连评估 对于人流或宫腔操作后的患者,三维彩超可显示宫腔内膜连续性中断、粘连带的走行方向及范围。内膜线扭曲变形或宫腔局部闭锁在冠状面成像中表现明显,比二维超声更易识别轻度粘连。 5、生殖系统畸形 三维彩超对苗勒管发育异常如单角子宫、残角子宫的诊断准确率高,能同时评估合并的阴道畸形。容积数据可多角度旋转观察,明确畸形类型及是否伴随输卵管、卵巢发育异常。 检查前需适度充盈膀胱以提高图像质量,月经干净后3-7天为最佳检查时间。有宫腔操作史或异常子宫出血者应主动告知检查过程中可能需配合改变体位以获得更佳成像。若发现可疑病变,建议结合宫腔镜或MRI进一步确诊,定期复查可动态观察疾病进展。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