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胸外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胸外科从1952年谷钰之教授创建迄今,在四代人,五任科主任的带领下,伴随着人民医院和国家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稳步前进。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医院胸外科与时俱进,始终处于国内胸外科的第一集团,在其发展各个历史阶段,深深的烙下了人民医院发展和中国胸外科专业发展的印迹。时代造就了这个拥有历史而又年轻的科室,我们的历代同仁也以不辜负人民的寄托为已任,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为中国的胸外科专业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
  胸外科其学术贡献突出地表现在:
  1、1987年建立了中国术前定量预测肺切除术后肺功能的核素检查方法,显著提高了胸外科手术安全性评估的水平,大大缩短了我国在该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997在国际上首先证明DLCO较MVO2能更准确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DLCO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而与长期生存率无关,这些新观点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后,被近年出版的美国胸外科教科书和专著所引用。
  2、1992年创立了我国一门新学科---电视胸腔镜和胸部微创外科。十几年来,成功地完成了胸腔镜外科的绝大多数中国第1例手术,至今在手术难度、手术种类和手术数量上居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先后举办了13期全国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学习班和8届全国电视胸腔镜外科学术研讨会,培养了全国80%以上的胸腔镜外科医师。
  3、1996年1月,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1例肺气肿肺减容手术,开创了我国的肺气肿外科新领域。在卫生部科研基金的资助下,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牛新包垫片并规模应用于临床,为肺减容手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可能,还成功地主办了4届全国肺气肿肺减容手术学习班。
  4、在我国首先开展食管自助式扩张方法,大大提高了食管扩张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5、2001年首先将在国外刚开展的电视纵隔镜手术引入中国,并大规模开展临床应用及全国性推广,极大地促进了该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纵隔疾病的诊断水平和肺癌的术前分期水平,同时,他大力提倡和实践肺癌的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
  6、2002年先后电视硬气管镜技术引进我国,并成功的应用于临床,为大气道疑难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更安全有效方法。
  7、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是这两年王俊教授为我国胸外科带来的又一新亮点,其微创、彻底、安全以及与开胸手术同样甚至更好的长期生存率的优越性深得病人和胸外科医生的欢迎,很快将成为早期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胸外科八年来,建设得到全面发展,住院病位由24张扩大到41张,继而扩大到50张;也已建立了一支梯队合理、人心稳定且各方面人才能齐备的学科队伍,为胸外科长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我们在肺癌的规范化和微创治疗方面一直走在国内前列,我们一直引领着我国胸腔镜手术、纵隔镜手术、电视硬气管手术等微创胸外科手术的发展。近几年,我们培养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共12名,硕士研究生4名,还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0名;共培养进修生200多名,学习班学员近千人;我科已成为我国胸外科医师继续教育的中心和人才培养的摇篮。
  胸外科2005年我们建立了独立的胸外科实验室,使胸外科的科研工作基本形成了以肺癌相关基因发现、功能研究和临床前使用为主的系统性的科研体系。在临床工作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临床工作的升华理念引导下,我们取得了临床和科研双丰收。在王俊教授领导下,几年来我们共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同时还得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基金、教育部、卫生部、985课题等10来项基金的支持,发表了100余篇论文,出版6部专著。我们十分重视临床科研工作,临床研究已成为我们科研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我们科的临床应用研究,如各种胸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胸外科临床水平的提高。通过临床研究,不仅培养了我科医师严谨的素质,更为科室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近来,我们制定了胸外科发展的近、远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线和步骤。每个科室成员都有自已明确的专业方向和任务。相信在王俊教授的带领下,人民医院胸外科将会以坚实的步伐不断前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焦虑症是老年痴呆症前兆吗?
邵自强
回答: 焦虑症不一定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但长期未干预的焦虑可能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老年痴呆症通常由神经退行性变、脑血管病变等因素引起,而焦虑症多与心理压力、遗传或环境刺激相关。两者在部分症状上可能重叠,但发病机制和核心表现存在差异。 焦虑症患者可能出现持续紧张、过度担忧等情绪症状,部分人伴随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暂时性减退,这与压力激素水平升高有关。但这类认知变化通常是可逆的,通过心理治疗、规律运动或药物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痴呆症的认知衰退则呈进行性加重,早期以近事遗忘、定向障碍为主,后期伴随人格改变和生活能力丧失,与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等病理改变直接相关。 少数研究提示,中重度焦虑若持续5年以上,可能通过慢性炎症反应或海马体萎缩间接影响认知功能。这类人群出现轻度认知障碍的概率略高于普通人群,但转化为老年痴呆症的比例仍较低。临床更需警惕的是抑郁症状,其与老年痴呆症的相关性较焦虑更明确。 建议中老年焦虑患者定期进行认知功能筛查,保持社交活动和脑力锻炼。均衡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大脑健康。若出现持续记忆减退或执行功能下降,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或精神科进行鉴别诊断。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