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肝病研究所 (共2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肝病研究所是集肝炎、肝硬化至肝癌,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各种肝病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临床检验、实验研究、和新型诊断、治疗技术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于1981年由我国著名肝病学家陶其敏教授创立。研制了我国首支血源性乙肝疫苗、首批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试剂盒。从”六五”期间起,肝病研究所在对病毒性肝炎研究方面一直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在病毒性肝炎研究中1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卫生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80余次。临床检验通过CNAS认证,是美国昆泰实验室的亚实验室。
  肝病研究所设有肝病科,感染科、病毒性肝炎诊断试剂研制中心,肝病研究所等部门,是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临床药理基地和诊断试剂研制中心,并是消化内科专业、传染病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我所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现任所长为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魏来教授。肝病研究所多年一直承担着由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排的多种治疗肝病的新药临床验证工作,使肝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始终保持新颖、高效,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所获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纳入到美国、亚太和中国的《慢性乙型肝炎指南》中,作为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制定的依据。肝病科还是国家“十五”攻关计划中丙型肝炎项目以及“863”计划中肝癌疫苗、肝脏疾病干细胞治疗项目的组长单位。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中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肝炎新型治疗方法研究以及肝癌研究单位。近年来开展了用生物技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癌的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活性细胞治疗已进入临床研究。
  肝病研究所感染科创建于2004年,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医疗团队,主要从事发热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开设有感染病门诊、肠道门诊等专科门诊等。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咨询、健康检查等多项医疗服务。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与国内外同行有着广泛、密切的科技合作和友好学术交流关系。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欧共体国家等有着多项科技合作和交流,涉及基础研究、诊断技术和临床治疗等不同领域。这些合作项目,大大促进了研究所的学术水平、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肝病研究所特色诊疗:
   肝病科: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以及器官移植术后肝损伤等的治疗。感染科:发热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感染性腹泻临检室: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原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焦虑症是老年痴呆症前兆吗?
邵自强
回答: 焦虑症不一定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但长期未干预的焦虑可能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老年痴呆症通常由神经退行性变、脑血管病变等因素引起,而焦虑症多与心理压力、遗传或环境刺激相关。两者在部分症状上可能重叠,但发病机制和核心表现存在差异。 焦虑症患者可能出现持续紧张、过度担忧等情绪症状,部分人伴随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暂时性减退,这与压力激素水平升高有关。但这类认知变化通常是可逆的,通过心理治疗、规律运动或药物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痴呆症的认知衰退则呈进行性加重,早期以近事遗忘、定向障碍为主,后期伴随人格改变和生活能力丧失,与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等病理改变直接相关。 少数研究提示,中重度焦虑若持续5年以上,可能通过慢性炎症反应或海马体萎缩间接影响认知功能。这类人群出现轻度认知障碍的概率略高于普通人群,但转化为老年痴呆症的比例仍较低。临床更需警惕的是抑郁症状,其与老年痴呆症的相关性较焦虑更明确。 建议中老年焦虑患者定期进行认知功能筛查,保持社交活动和脑力锻炼。均衡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大脑健康。若出现持续记忆减退或执行功能下降,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或精神科进行鉴别诊断。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