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创伤骨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是集病房、急诊、门诊及独立研究室为一体的完整学科,现为北京大学博士点学科,教育部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国家点专科(骨科)、教育部创新团队;学科人员梯队合理,包括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医师、护士)及在读研究生42人。学科主要医疗工作包括:四肢、关节周围骨折的诊疗(肩肘、足踝外科专业),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脊柱脊髓损伤等。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采用了国际先进的AO理论和内固定技术治疗了大批脊柱、骨盆和四肢骨折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学科采用关节置换治疗严重肩、肘粉碎关节内骨折,完成病例数和治疗疗效国内领先;学科在脊柱及四肢的骨折,尤其是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方面,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在周围神经损伤领域,以大量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先后在低等动物、高等动物体内得到验证,目前全国范围多中心临床试验已经顺利完成,正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批,生物套管小间隙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替代传统的神经外膜缝合方法指日可待。相关研究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学进步一等奖各1项,学科先后2次获得“国家青年文明号”。
  特色诊疗
  1.四肢骨与关节损伤
  四肢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治是该科一贯的工作重点,关节内骨折治疗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该科引入关节置换、微创固定系统、关节镜等多种技术,尤其在处理老年人骨折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2.脊柱脊髓损伤
  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脊柱骨折及退变性脊柱疾患,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规范治疗急慢性脊髓官能损伤。国内率先采用SPR术式治疗痉挛型瘫痪。
  3.周围神经及软组织损伤
  在该领域,该科拥有丰富的临床和科研能力,成功治疗大量周围神经卡压及损伤继发的肢体畸形患者。针对创伤引起的软组织缺损,综合应用VSD技术和各类皮瓣进行治疗,大大降低了截肢率并改善了肢体的活动功能。
  4.运动损伤的关节镜诊疗
  关节镜是用于关节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具有切口小、干扰小、恢复快等优点。该科近年来逐步引进此项技术,把国外最先进的关节镜技术引入科室,诊疗范围已覆盖髋、膝、踝、肩、肘、腕等6大关节,临床诊疗效果良好。
  5.肩肘外科 在国内率先应用人工关节置换及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复杂肩肘关节周围骨折,广泛开展关节镜治疗肩关节损伤;在肩肘外科主任委员姜保国教授带领下创办国内首份学科专业期刊——《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引领国内肩肘外科发展。
  6.足踝外科 足踝外科是国内的新兴学科,该科作为主任委员所在单位较早引入相关技术,在踇外翻、跟痛症、跟腱断裂、反复踝扭伤、足踝部骨折、韧带损伤及足踝疾病晚期的疼痛和矫形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相关微创治疗。
  教学科研
  学科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公益行业专项、北京市科委重大研究专项、科技部“973”项目等多项课题,累积科研经费7500余万。  2010年获评卫生部国家重点专科;2012年获评教育部创新团队。近期重大项目包括:
  ①2010年承担卫生部卫生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研究与推广》,在全国6大地区30余机构开展合作,旨在提高严重创伤综合救治水平、完善救治流程规范、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
  ②2013年凭借创科15年来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领域积累的权威能力,成为“973”项目《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再生与中枢神经重塑的机制研究》主导单位。
  学科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其中在国外SCI收录的专业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创办国内肩肘外科首本专业期刊《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主编主译创伤领域《创伤骨科手术图谱》、《骨盆与髋臼骨折》《创伤骨科手术学》《骨折固定图谱》《创伤骨科核心知识》《骨与关节损伤》等著作12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深二度烧伤要怎么办 深二度烧伤
徐建威
回答: 深二度烧伤可通过创面清创、外用药物、镇痛治疗、预防感染、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深二度烧伤通常由高温液体、火焰、化学物质、电流、长时间摩擦等因素引起。 1、创面清创 深二度烧伤后需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创面15-20分钟,降低局部温度。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溶液轻柔冲洗去除污染物,避免用力擦拭。水疱完整时可保留疱皮,破损水疱需剪除游离表皮。清创后覆盖无菌凡士林油纱或含银离子敷料,保护裸露的真皮层。 2、外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莫匹罗星软膏处理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修复。药物涂抹前需先清除前次残留药膏,厚度约1-2毫米,每日换药1-2次。伴有渗液时可搭配藻酸盐敷料吸收渗出液。 3、镇痛治疗 烧伤后48小时内疼痛明显,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剧烈疼痛可使用曲马多缓释片,但须警惕呼吸抑制风险。创面换药前30分钟可喷洒利多卡因气雾剂进行表面麻醉,儿童患者建议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 4、预防感染 深二度烧伤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体温超过38℃或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时,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定期做创面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 5、手术修复 对于直径超过5厘米的深二度烧伤,建议行削痂植皮术清除坏死组织。供皮区多选取大腿或头皮,采用电动取皮刀获取0.2-0.3毫米厚的中厚皮片。关节部位可选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皮移植,术后加压包扎14天。伴有肌腱暴露时需采用皮瓣移植修复。 深二度烧伤恢复期需每日用温水清洁创面周围皮肤,避免搔抓。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外出时用防晒衣遮挡愈合部位。饮食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愈合后创面可能遗留色素沉着,可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关节部位愈合后需坚持做伸展运动防止瘢痕挛缩,建议每2周复诊评估恢复情况。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