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骨肿瘤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成立于1977年,是国内第一个以收治骨肿瘤为唯一专业的临床科研科室。自建科以来,始终本着医、教、研三者并举的原则对科室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
  骨肿瘤科在全国最早开展骨肿瘤治疗研究并建立骨肿瘤治疗中心,近30年来,收治骨肿瘤患者近10000例,拥有国内资料颇丰的数字化肌肉骨骼系统肿瘤资料库,率先在国内采用了患者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综合疗法治疗骨肿瘤,首创瘤段截除,灭活再植保肢新方法,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率;脊柱、骨盆及骶骨肿瘤的手术方法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骨肿瘤术后5年,10年生存率达国际先进水平。病床数量自建科时的二十余张,发展到现在的五十余张。收治病种涵盖骨与软组织的各种原发与继发肿瘤,手术部位包括脊柱、骨盆以及四肢等各个部位。
  骨肿瘤科自科室成立之初,就积极引入国际上骨肿瘤专业的各项研究成果,指导临床实践,对骨肉瘤综合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脊柱及骨盆肿瘤的治疗和骨转移癌的治疗等有独特的诊治经验。正在完善中的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数据库已保存有7000余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病历文字资料、影像学资料以及各类图片资料,且以每年约500余例的速度增长。恶性肿瘤约占病例数的50%,其中最常见病种为骨肉瘤。经过二十年余年的发展,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已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骨肿瘤治疗中心,正朝建立亚太地区骨肿瘤诊治中心的目标迈进。
  骨肿瘤科重视对青年医师的培养,已派遣多位医师赴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的骨与软组织中心进修学习,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沟通。骨肿瘤科拥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各一名,已毕业博士生2名、硕士3名,目前在读博士2名、硕士5名;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骨肿瘤科积极传播骨与软组织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在积水潭医院举办的骨科进修班上系统地传授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治方法。先后举办数次全国性骨与软组织肿瘤高级研修班,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授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骨肿瘤科在总结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获各种科研成果14项,出版编译专著4本,国内一类杂志上发表文章14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区分急慢性支气管炎
马晓斌
回答: 急慢性支气管炎可通过病程长短、症状特点、病理变化等因素区分。急性支气管炎病程通常短于3周,慢性支气管炎则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以上且连续2年。两者在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上均有差异。 1、病程差异 急性支气管炎起病急骤,病程一般持续1-3周,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症状缓解后气道炎症可完全消退。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迁延,每年咳嗽咳痰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且连续2年发作,气道存在持续性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状态,部分患者伴随气道结构改变。 2、症状特点 急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突发咳嗽伴黄白痰,可能伴有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听诊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慢性支气管炎以晨起咳嗽、咳白色泡沫痰为特征,寒冷季节加重,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肺功能检查常提示持续气流受限。 3、病理变化 急性支气管炎病理改变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纤毛上皮细胞损伤,炎症细胞浸润,病变具有可逆性。慢性支气管炎则出现杯状细胞增生、黏液腺肥大、支气管壁纤维化等不可逆改变,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诱发因素 急性支气管炎主要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有关,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可加重症状。慢性支气管炎主要危险因素为长期吸烟,其他如职业粉尘接触、反复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等也是重要诱因。 5、治疗原则 急性支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糖浆镇咳、氨溴索口服液祛痰,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慢性支气管炎需长期管理,包括戒烟、接种疫苗、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改善气流受限,急性加重期需抗感染治疗。 对于反复咳嗽咳痰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需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雾霾天气减少外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防寒,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修复。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呼吸科就诊。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