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神经内科 (共17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的前身是积水潭医院内科学系神经科专业组,1992年建科并于2002年从大内科独立出来,曾先后由王金岩、孙玉衡等两位主任主持过科室工作,目前由胡洪涛博士主持神经科工作。神经内科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现有在职医生13人、返聘医生2人,医技人员2人,护理人员22人。全部医疗人员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6人。病房目前现开放床位35张,年门诊量约35000人次,病房年出院850人次,在积水潭医院的内科系统中属规模较大科室,将来的回龙观新院区床位将增加到38张。目前神经内科40岁以下医生绝大多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四人获博士学位。大部分医生曾在协和医院、北大医院、北医三院、宣武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国内著名的神经内科学科点接受过研究生教育或临床进修教育,我科也先后派出了医生到美国、瑞士等国外进修,完成了比较规范的神经科临床、科研训练,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神经内科年轻一代正逐渐形成科室医、教、研发展的骨干核心力量。医疗队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认真负责,护理队伍工作务实、作风顽强、任劳任怨,是我院的优秀示范护理病房。
  神经内科实验室现能开展脑电图(日本产光电-1100视频脑电图仪)、经颅多普勒彩超(TCD)(美国产Tc2020及Companion III TCD仪)、脑脊液细胞学、及部分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等辅助检查。在不久投入使用的回龙观院区还将要增添日本产光电脑电及睡眠监测脑电图仪、美国产尼高力肌电图及诱发电位仪、德国产DWL型TCD仪等仪器,以保证高质量的神经科诊断治疗。
  神经内科医疗:熟练诊断治疗各类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急性脑血管病、常见脱髓鞘疾病、部分周围神经病和肌肉病以及神经系统变性病等)。多年来科室重点放在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静脉rt-PA溶栓治疗方面,我科在北京地区开展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相对较早、治疗例数比较多,总体治疗效果比较好,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回龙观院区我们将建设卒中单元病房,强调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规范诊断治疗是我们更高的工作追求。
  神经内科立足于我院及我科室实际,着眼于未来形成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自己的特色以及增强医院综合实力。针对积水潭医院骨科品牌强大,优势突出、病人来源广、部分就诊脊柱外科和手外科的病人实际为各类脊髓疾病而并无手术指证。我们决心在过去工作基础之上,将各类脊髓疾病的规范临床诊疗作为神经内科未来临床科研重点发展方向。我们相继诊治了脱髓鞘性脊髓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孤立性脊髓炎等)、感染性疾病(脊髓梅毒等)椎管内或髓内占位性病变(脊膜瘤、神经鞘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炎性肉芽肿、淋巴瘤等)、脊髓血管病(脊髓血管畸形、椎动脉夹层)、副肿瘤相关脊髓病、营养代谢异常相关脊髓病、遗传性脊髓病、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少年型近端脊肌萎缩症)、脊柱病变所致脊髓病变(平山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合并脊柱、脊髓病变,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综合征)等一大批脊髓疾病,积累了相当的脊髓病诊断治疗经验,也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神经内科为进一步规范提高科室临床诊疗水平、加强科室内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建立并坚持了每周三神经科疑难病例查房讨论制度,诊断了一大批神经科疑难少见病例,效果显著。
  神经内科教学:多年来神经内科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第四临床医学院五年制、八年制的《神经病学》教学任务。优质的教学工作受到肯定,先后有两人次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称号。
  神经内科科研:曾参加过国家“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多中心课题研究。我科室自己也独立申请到了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资助基金课题、同时也在积极申请北京积水潭医院科室科研资助基金课题。科室每年均能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