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普通外科 (共19位医生)

科室简介

普外科总床位50张,分为肝胆、乳腺甲状腺、胃肠、普胸、血管外科共5个专业组,设监护病床4张。医师共22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6人。具有教授职称1人,副教授职称3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6人。
  普外科按照外科疾病的特点,将外科分为肝胆、乳腺甲状腺、胃肠、普胸、血管外科5个专业组,各专业组集中对本专业疾病展开研究,治疗范围涵盖了外科全部病种。并且在以下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有一定的优势。
  腹腔镜外科:自1993年是开展腹腔镜外科技术,至目前已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00余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仅为0.1%(2例),均发生于开展此项技术早期。此外还利用腹腔镜技术开展了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肝脾破裂修补、溃疡病穿孔修补、肝囊肿开窗、疝修补、小肠部分切除、阑尾切除、肠粘连松解、结、直肠癌切除等手术,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外科在腹腔镜治疗手段和技术开展方面处于北京市先进水平。
  腹部创伤的救治:由于积水潭医院收治创伤病例多,外科依托这一优势,积极开展腹部创伤救治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骨型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研究:二十年来,外科已积累了50余例的治疗经验,对这一少见且极易误诊的疾病具有较成熟的诊治经验。
  普外科教学工作:自1977年以后,北京积水潭医院承担现北大医学部医疗专业每届一个班的临床教学工作,2004年开始承担北大医学部8年制学生教学工作,全部教学任务由外科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多年来外科对教学工作极为重视,经常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质量评比等活动,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规划,在历次全国统考和北医大联考中,外科部分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获得北医大先进教研室和先进教学个人嘉奖。
  普外科科研工作:一直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开展学术交流,近5年在全国一类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直发热不退怎么回事
徐建威
回答: 一直发热不退可能由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炎症、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药物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持续发热最常见原因,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能出现39℃以上稽留热,结核病可表现为午后低热伴盗汗。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同时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 2、非感染性炎症 风湿免疫性疾病如成人Still病可导致弛张热伴皮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多伴关节痛。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联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日常需避免日光直射诱发症状加重。 3、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肿瘤常出现不规则发热,实体瘤如肝癌晚期可能有癌性发热。确诊需进行骨髓穿刺或病理活检,治疗包括注射用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发热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变化。 4、血液系统疾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疾病会引起持续高热伴肝脾肿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热多伴出血倾向。需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冲击治疗,发热期间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外伤。 5、药物热 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片可能引起药物热,通常在用药后7-10天出现。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改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并记录药物过敏史。 持续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贴冷敷额头,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皮疹瘀斑等伴随症状,发热期间每4小时测量记录体温变化,就医时需详细向医生描述发热热型、持续时间及用药史。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