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普通外科 (共19位医生)

科室简介

普外科总床位50张,分为肝胆、乳腺甲状腺、胃肠、普胸、血管外科共5个专业组,设监护病床4张。医师共22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6人。具有教授职称1人,副教授职称3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6人。
  普外科按照外科疾病的特点,将外科分为肝胆、乳腺甲状腺、胃肠、普胸、血管外科5个专业组,各专业组集中对本专业疾病展开研究,治疗范围涵盖了外科全部病种。并且在以下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有一定的优势。
  腹腔镜外科:自1993年是开展腹腔镜外科技术,至目前已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00余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仅为0.1%(2例),均发生于开展此项技术早期。此外还利用腹腔镜技术开展了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肝脾破裂修补、溃疡病穿孔修补、肝囊肿开窗、疝修补、小肠部分切除、阑尾切除、肠粘连松解、结、直肠癌切除等手术,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外科在腹腔镜治疗手段和技术开展方面处于北京市先进水平。
  腹部创伤的救治:由于积水潭医院收治创伤病例多,外科依托这一优势,积极开展腹部创伤救治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骨型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研究:二十年来,外科已积累了50余例的治疗经验,对这一少见且极易误诊的疾病具有较成熟的诊治经验。
  普外科教学工作:自1977年以后,北京积水潭医院承担现北大医学部医疗专业每届一个班的临床教学工作,2004年开始承担北大医学部8年制学生教学工作,全部教学任务由外科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多年来外科对教学工作极为重视,经常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质量评比等活动,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规划,在历次全国统考和北医大联考中,外科部分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获得北医大先进教研室和先进教学个人嘉奖。
  普外科科研工作:一直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开展学术交流,近5年在全国一类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