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麻醉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于1958年成立。经几十年努力,现已具有大型综合性医院麻醉科整体水平,又有骨科、烧伤疑难麻醉特色的科室。
  麻醉科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神经阻滞方面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麻醉科现拥有临床医师56人,护士19人,共计75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1名,主治医师16名,住院医师25名。学历方面有博士13名,硕士29名。
  目前已经开展了全身麻醉(吸入全麻、TIVA、静吸复合全麻)、椎管内麻醉(连续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CSEA)、外周神经阻滞(颈丛阻滞、臂丛阻滞、腰丛阻滞、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髂筋膜阻滞、椎旁阻滞等)等临床麻醉方法,同时还广泛开展直接动脉压测定、中心静脉压(CVP)测定、微创血流动力学(Picco、Flotrac)监测、麻醉深度(BIS、熵)测定、血气分析(ABG)、术中自体血回吸收利用、病人自控镇痛(PCA)等技术,能够满足各种手术及各类患者的围术期需求。
  结合2011年的数据,全年共完成临床麻醉38054例,其中全身麻醉32.5%、全身麻醉+神经阻滞14.7%、椎管内麻醉15.5%、外周神经阻滞35.8%。开展术后镇痛9733例,其中PCA 7674例、PCNA 2059例。术中自体血回吸收利用3034例,共回收利用血液907664ml;其中2217例只单纯使用自体血即完成手术。麻醉后恢复室(PACU)接收病例8224例。
  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临床教学工作,目前主要是八年制的外科总论教学任务。研究生的培养也是工作重点之一,截止2011年,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博士研究生1名。作为北京市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之一,已有多名住院医师完成了临床培训,回到原单位工作。科室每年选派中青年骨干出国学习,目前均已学成归国。每年举办“全国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进展研讨班”,来自全国各地超过100名医师参与其中,获益匪浅。
  神经阻滞麻醉、多发严重创伤麻醉、围术期血液保护,一直是科室科研的重点内容。累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SCI论文2篇。
  根据医院发展的方向,调整临床麻醉的结构和亚专业组,制定相应的目标和内容,人员相对固定,定期轮转。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突出优势,以点带面。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创造更多的机会鼓励中青年骨干出国学习;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国内各个医院的交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