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麻醉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于1958年成立。经几十年努力,现已具有大型综合性医院麻醉科整体水平,又有骨科、烧伤疑难麻醉特色的科室。
  麻醉科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神经阻滞方面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麻醉科现拥有临床医师56人,护士19人,共计75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1名,主治医师16名,住院医师25名。学历方面有博士13名,硕士29名。
  目前已经开展了全身麻醉(吸入全麻、TIVA、静吸复合全麻)、椎管内麻醉(连续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CSEA)、外周神经阻滞(颈丛阻滞、臂丛阻滞、腰丛阻滞、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髂筋膜阻滞、椎旁阻滞等)等临床麻醉方法,同时还广泛开展直接动脉压测定、中心静脉压(CVP)测定、微创血流动力学(Picco、Flotrac)监测、麻醉深度(BIS、熵)测定、血气分析(ABG)、术中自体血回吸收利用、病人自控镇痛(PCA)等技术,能够满足各种手术及各类患者的围术期需求。
  结合2011年的数据,全年共完成临床麻醉38054例,其中全身麻醉32.5%、全身麻醉+神经阻滞14.7%、椎管内麻醉15.5%、外周神经阻滞35.8%。开展术后镇痛9733例,其中PCA 7674例、PCNA 2059例。术中自体血回吸收利用3034例,共回收利用血液907664ml;其中2217例只单纯使用自体血即完成手术。麻醉后恢复室(PACU)接收病例8224例。
  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临床教学工作,目前主要是八年制的外科总论教学任务。研究生的培养也是工作重点之一,截止2011年,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博士研究生1名。作为北京市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之一,已有多名住院医师完成了临床培训,回到原单位工作。科室每年选派中青年骨干出国学习,目前均已学成归国。每年举办“全国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进展研讨班”,来自全国各地超过100名医师参与其中,获益匪浅。
  神经阻滞麻醉、多发严重创伤麻醉、围术期血液保护,一直是科室科研的重点内容。累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SCI论文2篇。
  根据医院发展的方向,调整临床麻醉的结构和亚专业组,制定相应的目标和内容,人员相对固定,定期轮转。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突出优势,以点带面。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创造更多的机会鼓励中青年骨干出国学习;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国内各个医院的交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经常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邵自强
回答: 经常流口水可能与唾液分泌过多、吞咽功能障碍、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口腔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唾液分泌过多 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或酸性食物可能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加。长期吸烟、嚼槟榔等习惯也会导致唾液分泌亢进。建议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避免频繁咀嚼动作,必要时用淡盐水漱口帮助中和口腔酸碱度。 2、吞咽功能障碍 咽喉肌肉协调性下降常见于老年人,可能与脑卒中后遗症、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病变有关。表现为进食时呛咳、吞咽迟缓。可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如空咽练习、冷热交替刺激等康复治疗。 3、口腔疾病 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等炎症会刺激唾液分泌。鹅口疮等真菌感染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疼痛影响吞咽。需及时治疗基础疾病,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地碘含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4、神经系统疾病 面神经麻痹患者可能出现口角闭合不全导致流涎。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患者常伴有吞咽反射减弱。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服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面部肌肉按摩改善功能。 5、药物副作用 部分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片、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片可能引起唾液分泌增多。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片时也可能出现该现象。切勿自行停药,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餐后及时漱口。避免过烫过硬食物,细嚼慢咽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睡眠时可尝试侧卧位减少口水溢出。若伴随言语不清、面部麻木等症状,需尽早就医排查神经系统病变。长期流涎者建议使用吸水性好的棉质围兜,防止皮肤长期潮湿引发皮炎。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