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运动损伤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五十余年来,在浓厚的骨科学术氛围中,一代又一代医学学子投身于积水潭医院的骨科事业中,为之奉献的同时也被培养成为中国骨科栋梁之材。 1999年初,一批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骨科医生在经过国外的系统培训后回国,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将自己所学习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付诸于实践,开始拓展一个全新的骨科领域——运动损伤。
  在经历了最初十年的艰苦创业阶段后,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运动医学中心。现设有病房48张床,医生13人,包括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5人,硕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1人,教授1人。目前以膝、肩、肘、髋、踝关节运动伤病为主体开展较大规模的各类关节镜和切开手术,年手术量近3000例,包括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半月板修复和移植、软骨修复、髌骨关节不稳定、肩关节不稳定、肩袖损伤、肩部骨折及人工肩关节置换、肘关节关节镜、不稳定及置换术、髋关节撞击症及盂唇损伤、踝关节不稳定及踝关节镜等。
  作为绩效突出的医院重点科室,运动损伤科从开始组建就着眼与国际接轨。依照骨关节运动损伤现代诊疗理念更新了诊疗和康复常规、引入了主流的关节镜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建立了系统正规的国际化评估和随访体系。科室的医生全部都经过国外系统培训、专科培训、专项技术培训、定期参加权威的专业学术会议。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可以迅速将最新的技术应用于临床。十年来,科室开展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填补了积水潭医院及国内专业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其中一部分属于国际首创。他们成功诊治了大量的运动损伤患者,形成了崭新的患者群体,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运动员就诊医院,近年来为国家级运动队作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国家体委及运动员们的肯定,在为运动员提供“一站式”医疗保障的同时,也最大程度满足了人们对运动医疗健康的需求。
  科室临床科研水平起点很高。承担了十余项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皮划艇队和赛艇队的调研课题、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项目,科技新星项目,首都科学发展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等。在创新的思路引导下,开展了关于肩关节置换、肩关节不稳定、肩袖损伤、肘关节镜、踝关节不稳定、髋关节撞击症、半月板移植、后外复合体重建、髌骨关节不稳定、导航下关节镜手术等多项新技术研究,其中有些技术属国际首创。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成功申请了五项国家级发明专利,2008年还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10年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市级让你选。
  在医院和科室的支持下,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并得到国内、国际同行认可的青年学者,任职于多个学术组织,如: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学组、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国家体育总局医疗专家组、AO组织技术部亚太专区专家组、国际ISAKOS、亚洲肩关节外科研究会(ASSG),2012年伦敦奥运会国家队医疗专家等等。
  科室近年来致力于面向国内推广先进的运动损伤治疗理念与微创技术,旨在提高我国的运动创伤与骨科关节镜技术水平,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每年培养全国初、中、高级关节镜专科进修医生数十名,定期在医院和全国各地举办各种专科培训班和学术会议。
  在“ 精诚、精益、精心”的医院氛围中,运动损伤科也逐渐形成了自身“进取、凝聚、责任”的科室形象和文化,旨在打造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一流运动医学中心。
  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致力于关节镜技术的推广和培养全国各地的关节镜专科进修医生,常年设有专科进修班(3个月-6个月)及高级研修班(1个月)。每年举办4期短期基础培训班,包括授课、模型操作及观摩手术,强调临床实用性、动手操作和面对面交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直发热不退怎么回事
徐建威
回答: 一直发热不退可能由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炎症、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药物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持续发热最常见原因,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能出现39℃以上稽留热,结核病可表现为午后低热伴盗汗。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同时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 2、非感染性炎症 风湿免疫性疾病如成人Still病可导致弛张热伴皮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多伴关节痛。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联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日常需避免日光直射诱发症状加重。 3、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肿瘤常出现不规则发热,实体瘤如肝癌晚期可能有癌性发热。确诊需进行骨髓穿刺或病理活检,治疗包括注射用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发热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变化。 4、血液系统疾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疾病会引起持续高热伴肝脾肿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热多伴出血倾向。需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冲击治疗,发热期间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外伤。 5、药物热 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片可能引起药物热,通常在用药后7-10天出现。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改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并记录药物过敏史。 持续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贴冷敷额头,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皮疹瘀斑等伴随症状,发热期间每4小时测量记录体温变化,就医时需详细向医生描述发热热型、持续时间及用药史。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