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人民医院

腔镜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腔镜中心由普外科及胸外科抽调部分精干人员组建而成。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类腔镜下微创手术的器械。

腔镜中心诊疗范围

范围:胸外科、胃肠、肛肠外科疾病的腔镜微创手术。

胸外科:食管良恶性肿瘤、贲门癌、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症、肺良恶性肿瘤、肺大疱、肺气肿、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纵膈肿瘤、手汗症、胸腔淋巴结活检等。

普外科:胃良恶性肿瘤、结直肠良恶性肿瘤、Ⅱ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急性阑尾炎、腹痛待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膜炎、成人及小儿疝等病种。

胸外科的重大突破——胸腔镜手术介绍

胸腔镜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使用现代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它改变了胸外科疾病的治疗理念,被誉为上个世纪胸外科界的重大突破之一,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也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方向。

胸腔镜手术仅需做1~3个1.5厘米的胸壁小孔,微小的医用摄像头将胸腔内的情况投射到大的显示屏幕,等于将医生的眼睛放进了病人的胸腔内进行手术,手术视野根据需要可以放大,显示细微的结构,比肉眼直视下更清晰更灵活。所以,手术视野的暴露、病变细微结构的显现、手术切除范围的判断及安全性好于普通开胸手术。

胸腔镜手术优点

1.手术创伤小:普通开胸手术的创伤很大,切口在20cm以上,胸壁损伤严重,切断了胸壁各层肌肉,而且还要强行撑开肋间10-20cm,术后疼痛一直难以解决。而胸腔镜手术一般在胸壁上开3个1.5cm长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且无需撑开肋间,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胸腔镜手术后当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

2.术后疼痛轻:普通开胸手术因胸壁创伤大,术中强行撑开肋间,术后疼痛明显,胸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大部分患者术后活动受限。胸腔镜手术因无需撑开肋间,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2-4周可恢复正常工作。

3.对肺功能影响小:胸腔镜手术由于不切断胸壁肌肉,不撑开肋骨,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和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均优于常规开胸手术患者。

4.对免疫功能影响小:手术不同程度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手术创伤越大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就越大,胸腔镜和传统开胸相比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大大减少。

5.术后并发症少,更美观。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腹膜透析门诊开诊啦

4月15日,我市首家腹膜透析门诊在我院正式开诊,院长杨惠光为腹膜透析门诊揭牌。今后,每周二、周六上午,门诊将为腹膜透析治疗的随诊病人提供咨询、培训以及治疗指导等服务。杨惠光表示,腹膜透析门诊的设立,是肾内科近年来快速发展、顺应患者需求的必然结果,是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以服务患者为宗旨的具体体现。 腹膜透析门诊由专业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腹膜透析咨询、培训以及治疗指导等服务。内容包括:评估腹膜透析效果;制定和调整腹膜透析方案;指导营养膳食、血压控制、感染防治以及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等。此外,护士还将对在册的腹膜透析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每月评估情况,并根据患者存在问题开出健康护理处方,纠正日常起居误区。腹透医生根据评估结果及实验室报告,调整透析处方。 肾内科主任胡宏介绍,假如一个尿毒症患者选择血液透析,他需要每周做3次血透,每次4小时,这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多的不便。而如果选择腹膜透析,在正常情况下只要一个月来门诊随访、检查一次,其它的时间可以在家里进行腹膜透析治疗。作为一种居家治疗方式,腹膜透析更适合那些心血管系统不稳定、血管通路难以建立等不适合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同时我院还为广大腹膜透析患者提供腹透液送货上门服务,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推广腹膜透析工作,我院早在2010年就开展了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现有腹膜透析患者110余人。2013年底,我院被江苏省卫生厅列为全省首批《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可及性及其基层管理模式探索项目》试点单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打了结核皮试后红肿痒是怎么回事
徐建威
回答: 打了结核皮试后红肿痒可能是由结核菌素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皮肤刺激、感染、个体免疫差异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冷敷、避免抓挠、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 1、结核菌素过敏反应 结核菌素皮试是将结核菌素注射到皮下,部分人对结核菌素成分敏感,注射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直径超过5毫米的红肿硬结,伴有轻微瘙痒或灼热感。若症状较轻,可观察1-2天,避免抓挠刺激皮肤。若红肿持续加重,需就医排除其他原因。 2、皮肤刺激反应 注射过程中针头对皮肤表层造成机械性刺激,可能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表现为红肿。部分人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注射后可能出现轻微炎症反应。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48小时内避免沾水即可自行消退。 3、局部感染 皮试后若未保持皮肤清洁,细菌可能通过注射针孔侵入引起感染。感染性红肿通常伴有明显疼痛、皮温升高,严重时可能出现化脓。此时需就医进行消毒处理,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必要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 4、个体免疫差异 免疫功能亢进者可能对结核菌素产生过度反应,表现为显著红肿伴剧烈瘙痒。既往有过敏体质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建议记录红肿范围变化,医生可能建议服用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症状,严重时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免疫反应。 5、操作技术因素 注射过深或药物浓度过高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反应加剧。不规范的操作如未严格消毒、重复使用针头等也可能引起异常反应。这类情况通常伴有注射部位淤青或硬结,可局部热敷促进吸收,若72小时未缓解需返院检查。 结核皮试后应避免搔抓、摩擦或热敷注射部位,48小时内不要使用沐浴露清洗该区域。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观察红肿是否在72小时内逐渐消退。若出现水疱、溃烂或全身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减轻免疫反应。皮试结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在48-72小时测量判断,自行提前擦拭或覆盖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