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青少年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青少年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中心设置1个临床科室和1个研究室,主攻方向为儿童、青少年的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尤其是家族聚集性慢乙肝抗病毒治疗,CMV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先天性和遗传代谢性相关肝病、以及某些少见疑难肝病的诊治,儿童、青少年肝衰竭的救治,制定及评估阻断母婴传播方案、孕期评估等方面的特色。
  [主要业绩]
  解放军302医院青少年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是解放军302医院临床特色科室之一及学科建设中的重点。早在80年代初,该中心就致力于青少年肝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等临床工作的开展和临床基础研究,近年又有长足的发展。医疗、教学工作覆盖全国和全军相关医院、院校、科室,牵头完成了多项临床科研和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先后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军队和省部二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目前在全国本领域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心已形成一支成熟的人才队伍,现为全国乙肝病人教育中心负责单位,全国青少年乙肝治疗中心,全军青少年肝病中心。中心设置1个临床科室和1个研究室,主攻方向为儿童、青少年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包括CMV肝炎等)、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先天性或遗传代谢性相关肝病、以及少见疑难肝病的诊治,儿童、青少年肝衰竭的救治,儿童肝移植术前的评估,制定及评估阻断母婴传播方案、孕期评估等方面的特色。尤其擅长慢性乙肝、丙肝等和活动期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在抗病毒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且近年开展了抗病毒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评估及处置,心理评估、节点评估、调整及完善治疗方案,以保证最好的疗效及最少的不良反应。中心对乙肝患者进行婚、孕前评估、干预和治疗;制订及评估阻断母婴传播的方案;还对肝病患儿的生长发育进行评估并逐渐建立病人跟踪体系。中心不定期举行医学科普讲座(根据医学有关进展和病人的需求),并设有特需门诊,专家门诊和青少年肝病门诊。
  中心率头参与进行大型多中心国际临床实验(GCPⅢ、Ⅳ)获得好评;针对疾病定期在中央、地方视频网络系统及院内进行科普教育,被全国妇联、中国肝炎基金会授予首家“全国青少年乙肝诊疗中心”、首批“全国乙肝病人教育基地”。近十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军队医疗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军队和国家等科研基金六项,已完成两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专著包括《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肝硬化》《小儿肝胆疾病》等10余部。
  [专家团队]
  中心现有医护人员33人,主任医师 2位,均为学科带头人,1为主任研究员,2位副主任医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组织住院医师参加腹腔穿刺培训与考核

近日,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医院组织住院医师开展了内科腹腔穿刺强化培训,并进行了现场考核。培训从规范操作流程、制定评分标准入手,将技能培训、现场考核和总结讲评紧密衔接,既紧扣培训内容,又紧贴临床需求,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贴近临床实际,是本次考核的一大亮点。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患者床旁考核和现场抽签决定评委的方式进行,树立了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极大地提升了科室的重视程度。训练中,各级主任严把细抠、亲自示范。考核时,组织全体初级医师现场观摩,有力地推动了临床技能的整体提升。 此次考核是我院首次在真实环境进行的,院部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周志平副主任为组长的评委组,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下发了操作规范。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精心配合,考核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也为日后加强教学管理、创新考核方式积累了经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鼻癌初期是塞一边鼻子治疗方法
李延忠
回答: 鼻癌初期通常表现为单侧鼻塞,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鼻癌可能与EB病毒感染、长期接触致癌物质、遗传因素、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长期吸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鼻塞、鼻涕带血、头痛、面部麻木、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鼻癌初期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肿瘤局限在鼻腔或鼻窦的情况。手术方式包括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上颌骨部分切除术等。手术可以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减少复发概率。术后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手术切除后可能需要进行辅助治疗,如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适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的情况。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化学治疗联合使用。放射治疗可能导致皮肤反应、口干、味觉改变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感染。放射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3、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通过药物杀死癌细胞,常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鼻癌。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化学治疗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要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化学治疗通常需要多个疗程,具体方案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副作用相对较小。常用靶向药物包括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尼妥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治疗需要检测肿瘤的分子标志物,确定是否适合使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靶向治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5、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适用于部分晚期鼻癌患者。常用免疫治疗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治疗可能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结肠炎等。治疗前需要进行相关检查,评估是否适合免疫治疗。免疫治疗需要定期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 鼻癌初期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物质。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鼻内镜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治疗期间应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方案。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