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国际肝病诊疗中心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国际肝病诊疗中心—收治各种慢性肝病,主要承担军队军职(含军职)以上、地方首长的医疗保健工作,以及特需医疗和外宾的收容任务,目前已经全面对外开放。

国际肝病诊疗中心医疗技术精湛、服务质量一流、病房设施现代化、诊疗流程国际化,是302医院的品牌科室,同时共享全院医疗资源,包括专家资源、特殊诊疗设施资源。

国际肝病诊疗中心的前身是1963年成立的干部病房,著名的皇甫玉珊教授是我们科室的第一任主任,近5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我们继承和发扬“皇甫精神”,形成了团结、进取、优质服务、无私奉献的科室风气。造就作风过硬、技术一流、医德高尚的队伍。成功救治了数以千计的患者,完成了各种重大医疗保健救治任务,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上级领导的表彰,2次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荣获“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军医疗保健先进集体;先后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优秀党支部。

国际肝病诊疗中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302医院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中心医疗、教学、科研全方面更上一层楼。技术精湛、服务优质、设施现代化、诊疗流程国际化的全新科室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国际肝病诊疗中心特色:

一、承担军队首长、地方干部的医疗保健救治工作;是外宾和特需医疗病人收治的指定科室,是慢性肝病专科保健支持中心。几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每位住院患者均制定详细的个性化诊治方案,包括治疗、护理、健康保健等具体措施。采取24小时全天候医疗保健服务模式、院前积极预防、院中精心治疗、院后主动随访的“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工作流程,建立了快捷、方便、优质特需医疗服务、外宾收治绿色通道,提供多元服务。

床位设置:目前本中心设有豪华套间病房、套间、单间病房,普通床位。套间及单间病房设有电视、电话、宽带网、整体浴室、1-2个卫生间、简洁的厨房、冰箱、微波炉等设施,房间内有卫生间、电视、电话。

在医院感染综合病房楼竣工后,将对现有病房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建立一个温馨的现代化星级化水准的病房,满足病人餐饮、接待会谈、休闲、网上办公娱乐等需求。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防治是国际肝病诊疗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以病毒性肝炎的早期抗病毒治疗,预防和阻断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作为重点,开展病毒性肝炎规范化抗病毒治疗方案、个体化抗病毒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实施。提出慢性肝病发展进展为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预警指标,并积极开展老年肝病的诊治,形成科室治疗慢性肝病的特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收治各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特别是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对各种重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感染、肝性脑病的救治有独到的见解及丰富的经验。通过制定个体化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了治愈、好转率,减少了并发症、肿瘤的发生。

国际肝病诊疗中心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参加院内外、军内外教学科研工作,接受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医生护士进修学习。负责国家级、军队级课题共7项。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军队医疗成果奖2项,副主编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10余部。开展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在长效干扰素Peg-IFN治疗慢性乙肝疗效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特点的关系研究,丙型肝炎病毒NS5A反式调节基因6反式调节基因1的功能学研究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基因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开展老年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老年丙性肝炎的干扰素治疗经验;开展了代谢综合症与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及抗病毒治疗相关性的研究。

国际肝病诊疗中心医护人员情况:国际肝病诊疗中心拥有一支作风优良、技术过硬、团结向上的医护队伍。医护人员23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2人,护士10人。各级人员均经过严格培训,包括在国外学习深造。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组织住院医师参加腹腔穿刺培训与考核

近日,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医院组织住院医师开展了内科腹腔穿刺强化培训,并进行了现场考核。培训从规范操作流程、制定评分标准入手,将技能培训、现场考核和总结讲评紧密衔接,既紧扣培训内容,又紧贴临床需求,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贴近临床实际,是本次考核的一大亮点。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患者床旁考核和现场抽签决定评委的方式进行,树立了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极大地提升了科室的重视程度。训练中,各级主任严把细抠、亲自示范。考核时,组织全体初级医师现场观摩,有力地推动了临床技能的整体提升。 此次考核是我院首次在真实环境进行的,院部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周志平副主任为组长的评委组,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下发了操作规范。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精心配合,考核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也为日后加强教学管理、创新考核方式积累了经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