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医院

病理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江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创建于1978年,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锐意进取,该科取得了飞速发展。现已成为江西省医学领先专业学科、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点科室、江西省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省级中心、江西省病理远程会诊中心。

开展的项目

病理科目前开展的技术项目主要有:外科病理检查、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细胞学检查、特殊染色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塑料包埋制片技术、组织芯片技术等。开展的病理特殊检查主要有:肿瘤药物敏感性检测、激素及激素调节蛋白检测、激素受体检测、肿瘤相关基因蛋白检测、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检测、淋巴造血细胞标记检测、细胞生长因子与受体检测、细胞粘附分子检测、肿瘤分化相关抗原检测、感染性微生物基因探针检测、酸类混合脱钙技术、手术中快速免疫组化标记等。

病理质控中心

自2006年,江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成为江西省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以来,在江西省卫生厅的领导下,积极部署并开展全省病理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工作,注重和加强病理诊断和技术的培训及提高,制定了《江西省临床病理科设置规范》、《江西省临床病理科工作制度规范》、《江西省临床病理科技术操作规范》、《江西省临床病理科诊断工作规范》和各项病理质量控制指标和病理信息报表,规范我省的临床病理工作,举办江西省病理质控培训班4次,培训学员近千人次,2012年7月进行了我省首次医疗机构临床病理科质控检查,10月成功举办了我省首届病理技能大比武。

病理远程会诊中心

江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是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省级中心、江西省病理远程会诊中心挂靠单位。

我省病理医师较缺乏,尤其是基层医院,常难以得到很好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病理诊断、尤其是疑难病例的诊断是基层病理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可能为限制医疗机构的诊治水平的瓶颈,成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以缓解的原因之一。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可以帮助基层医院解决一些疑难病理诊断问题,专家们也可以为基层提供一些诊断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治疗方向。减少了患者因等候病理诊断而增加的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

科研工作

江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科研意识强,近年来承担国家、省级、卫生厅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取得科技成果3项,在国家和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著及编译了病理学专著5本,近300万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等出版。取得的科研成果主要有:幽门螺杆菌的甲苯胺蓝染色技术(该项成果列入卫生部 “十年百项” 推广计划,并获江西省卫生厅科技创新奖壹等奖,在河北省和我省举办了成果推广学习班3期,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2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硫酸粘液套染技术的建立、胃粘膜肠化生细胞增殖分型研究(该项成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培训工作

近5年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2次,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余次,网络专业授课30余次,培训学员近万人次。培养硕士研究生近百人,带教本科实习生50余人,带教进修医生、技师数百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

8月18日,在全院中层管理干部会议上,党委书记雷良华强调,当前一个时期,医院要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布置。 一是要重视市场,重视宣传。各学科要加强和县级医院的协作关系,扩大医疗服务市场。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不断提高学科知名度,创造竞争优势,如组织省级或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在社区举办公益性健康咨询活动、与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举办健康咨询栏目等。二是要重视诊疗水平、诊疗能力的提高。医务人员要掌握本行业医疗技术的新理念、新知识,消化吸收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并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如外科的微创、内科的介入手术治疗就代表学科未来发展趋势。三是要重视改善服务态度。各学科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年青医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热情对待每一位患者。 优势学科是医院的一张名片,学科负责人要经常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树立“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服务理念,并传递到每一个医务人员。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骨头疼是怎么回事
邵自强
回答: 骨头疼可能由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折、骨髓炎、骨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的疾病,可能与年龄增长、雌激素缺乏、钙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背疼痛、身高变矮、易骨折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药物改善骨密度,日常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 2、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发的慢性炎症,可能与肥胖、关节劳损、遗传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玻璃酸钠注射液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热敷和适度运动。 3、骨折 骨折多由外伤或病理性骨破坏导致,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肿胀、畸形。需通过X线或CT确诊,根据骨折类型选择石膏固定、钢板内固定术或髓内钉固定术等治疗方式,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等促进愈合。 4、骨髓炎 骨髓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骨组织炎症,可能与开放性骨折、血源性感染有关,伴随发热、局部红肿热痛。需进行血培养和影像学检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严重者需手术清创。 5、骨肿瘤 骨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可能与基因突变、放疗史有关,表现为持续性夜间痛、病理性骨折。需通过活检明确性质,治疗包括肿瘤切除术、化疗如顺铂注射液、靶向治疗等,早期发现预后较好。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均衡摄入牛奶、鱼类等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戒烟限酒。中老年人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疼痛加重时须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冬季注意关节保暖,适度进行游泳、散步等低冲击运动。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