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ICU、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创建于1897年,前身是美国卫理公会创办的教会医院,是南昌地区第一所西医医院,是江西省卫健委直属的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现有院本部(阳明路省眼科中心)和红谷滩院区两个院区,在职职工2554人,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体检和紧急医学救援于一体,是江西乃至中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是南昌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南昌大学人民临床医学院,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南昌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基地。院本部位于南昌市爱国路152号,占地47亩,医疗用房建筑面积12.02万㎡,开放床位2200张,院本部有门诊医技大楼、综合病房楼、一部大楼、二部大楼、体检中心等功能完善的医疗用房。红谷滩院区位于南昌市凤凰洲片区丰和北大道266号,与本部隔江相望,占地约126亩,一期工程建设的医疗综合楼集门急诊、医技、住院部于一体,设置床位1600张,建筑总面积约17万㎡,门诊已于2019年6月26日试运行。江西省眼科中心位于阳明路392号,设有眼科、口腔科。医院拥有PET-CT及回旋加速器、四维螺旋双源CT、3.0核磁共振、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系统等众多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医院有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有8个“全省医学领先专业”:心血管介入、眼科、器官移植、病理科、整形颌面外科(唇腭裂)专业、老年医学科、胸腺肿瘤外科和风湿免疫科;有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重症医学科和护理专科;有7个全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眼科、临床检验、病理、肾病学、冠心病介入、省健康管理(体检)、神经内科;有2个省级创新团队:肝肾移植技术创新团队、神经疾病诊疗技术创新团队。医院设有2个院士工作站:郑树森院士工作站、李兆申院士工作站,有2个省级医学研究所:江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江西省神经病学研究所。设有5个省级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干细胞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颌面整形与再造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肾脏病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血液肿瘤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神经内科重点实验室。设有江西省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老年性疾病、风湿免疫疾病、肾脏病和血液肿瘤4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培育中心。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江西“海智计划”精准医学研究工作站、临床医学研究所、老年病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医院是国家卫健委冠心病、先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是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全国妇科腹腔镜手术培训基地、江西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医院设有省级远程会诊中心,形成“乡镇-县-市-省-国家-全球”六级会诊高速通道,与省内外各级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加速医联体建设,探索出相对紧密型医联体的新模式,已与11家基层医院开展相对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日本九州大学病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台湾马偕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与北京华通国康公益基金会开展合作,参与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多渠道选派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赴国外、境外研修。医院履行公益责任,有序推进医务社工工作、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智慧医疗服务覆盖全院,是全球首家实现支付宝“刷脸就医”的医院,提供大额现金自助缴存、门诊发票自助打印等便捷服务,建有“一站式”门诊、住院服务中心。长年在永修县立新乡鄢湾村派驻扶贫工作队,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承担了援疆、援藏、援非等诸多医疗援助任务。1995年至今持续开展“微笑行动”为上万名唇腭裂患儿提供免费手术;以江西省人民医院为主组建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江西)已成为一支立足本省、辐射周边地区的重要医学救援力量。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

8月18日,在全院中层管理干部会议上,党委书记雷良华强调,当前一个时期,医院要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布置。 一是要重视市场,重视宣传。各学科要加强和县级医院的协作关系,扩大医疗服务市场。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不断提高学科知名度,创造竞争优势,如组织省级或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在社区举办公益性健康咨询活动、与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举办健康咨询栏目等。二是要重视诊疗水平、诊疗能力的提高。医务人员要掌握本行业医疗技术的新理念、新知识,消化吸收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并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如外科的微创、内科的介入手术治疗就代表学科未来发展趋势。三是要重视改善服务态度。各学科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年青医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热情对待每一位患者。 优势学科是医院的一张名片,学科负责人要经常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树立“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服务理念,并传递到每一个医务人员。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