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人民医院

儿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于1984年成立,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儿科有一支强大的医疗护理队伍,其中医师8名,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有2名到上海市新华医院进修,有2名到上海市儿童医院进修,4名到省儿童医院NICU进修。护理队伍有主管护师10名,护师4名,其中一名到上海新华医院进修,3名到省儿童医院进修。
  儿科有新生儿培养箱13台、蓝光箱3台、远红外抢救台、新生儿和婴儿复苏器、低压吸引器、超声雾化器、微量泵输液器、高频呼吸机、心率呼吸血压监测仪、中心给氧、中央空调、经皮测胆仪。
  儿科业务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儿科从建科以来,每年收治1100人左右,特别是近8年来,每年收治病人2100~2500人左右。儿科对各种新生儿疾病,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低体重儿尤其是极体重儿,我们成功抢救救了一名900克的新生儿,还有双胞三胞的新生儿各1050克、1200克、1210克抢救成功。静脉内高营养、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儿内科疾病的诊治。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高。儿科开展了儿童保健门诊,儿童哮喘方面形成一定的特色,近8年来我们完成了市科研课题6项撰写了论文约40篇,分别为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鹰潭市人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出成效

李闽强报道:一项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以“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于4月在鹰潭市人民医院正式启动。护理部在呼吸内科和外一病区首先实行试点,通过半年多的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试点病房通过规范护理标准操作、优化护理服务流程、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加强健康宣教等多项措施,积极探索责任组、责任包干制护理、弹性排班等管理模式,将病人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更紧密地融合,“一对一”承担住院患者基础护理和日常生活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当走进示范病区,给你留下第一印象便是示范病区秩序井然,护士站内护士天使般微笑的面孔,病床前苦口婆心地指导,病房里病人满意的微笑,洋溢着一派和谐的气氛。 在示范病区护士们从基础从细节入手,狠抓护理,从晨间护理洗脸、梳头、更换病员服、喂饭,到晚间护理督促病人洗脚、关窗帘、熄灯睡觉,巡视病房无微不至,把基础护理的精神融入到了实际工作中,用爱心、耐心呵护着病人的健康。在示范病区,护理人员不断丰富和拓展护理范围,开展了各具专科特色的人性化服务,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从基础护理到专科护理,从嘘寒问暖到健康宣教,从关注疾病提升到关注健康,把护理从院内延伸到了院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构建了良好的医患关系,营造了和谐的就医环境,自创建示范病区以来无一例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为科室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活动中,各示范科室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标准化、感动式、特色的护理服务,为病人提供全面、优质、贴心的服务。示范病区建立健全了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了疾病护理常规;加大健康教育执行力度,加强病房巡视管理;合理配备临床一线人员,试行弹性安排科室护士岗位,通过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内涵;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使大家自觉融入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来,提高了她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点科室,经过半年多的磨合,两个示范科室的各项工作已经卓有成效,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将进一步增强,基础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家属的信任度大幅提升,病人陪住率明显降低,护士的专业价值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为扎实推进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医院将在总结首批示范病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于8、9月份启动了第二、三批四个示范病区,以进一步总结、推广示范病房的工作经验,以点带面,藉此提升全院临床护理的整体水平,为全院创建工作锦上添花,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焦虑症会胡思乱想吗
邵自强
回答: 焦虑症患者通常会出现胡思乱想的症状。焦虑症是一种以过度担忧和恐惧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神经递质失衡等原因引起,常伴随心悸、出汗、睡眠障碍等表现。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焦虑症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特定基因变异有关。这类患者脑内γ-氨基丁酸受体功能异常,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临床常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症状。家长需关注家族精神病史,早期发现子女情绪异常应及时干预。 2、环境压力 长期工作压力或重大生活事件可能诱发焦虑,患者常陷入反复思考负面场景的循环。这种状态下前额叶皮层对杏仁核的调控减弱,出现难以自控的胡思乱想。除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外,建议通过正念训练打断思维反刍,家长应帮助儿童建立规律作息减少压力源。 3、神经生化异常 5-羟色胺系统功能失调会导致情绪调节障碍,患者可能产生不切实际的灾难化联想。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可调节5-HT1A受体活性,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症状。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品加重神经兴奋性。 4、创伤后应激 经历交通事故等创伤事件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侵入性回忆和过度警觉。这种情况与海马体功能受损相关,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联合暴露疗法可缓解症状。家长需注意避免让儿童接触暴力画面,创伤后应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5、躯体疾病诱发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可能导致继发性焦虑,患者因躯体不适产生病态联想。需先治疗原发病,同时使用阿普唑仑片短期控制焦虑症状。建议定期体检排除器质性疾病,保持适度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情绪。 焦虑症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上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减少精制糖摄入。学习腹式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技巧,避免过度依赖酒精或咖啡因。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伤念头时须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