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协和医院

眼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眼科自医院创建伊始就有眼科设置,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在科室众多前辈一代又一代的辛勤耕耘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省级眼科医疗、教学、科研中心。眼科主任翁景宁主任医师是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生毕业,全科共有高级职称7人、博士生2人,硕士生3人、在职读研究生3人。另有2人任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委员,1人任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任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秘书。
  眼科现设有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专科、白内障超声乳化专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科、眼眶病治疗专科、斜视弱视近视眼防治视光专科等。科室拥有大型先进进口设备:美国科以人公司最新一代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具有红外线制导、自动跟踪、波前像差、个体化切削功能,使手术治疗近视眼更加准确、安全、可靠,已成功治疗近视眼二万多例,居省内领先;美国眼力健公司SOVEREIGN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仪,该仪器前房稳定性好,使手术安全性更高;美国博士仑公司MILLENNIUM玻璃体切割机;Zeiss 、Leica手术显微镜;美国Alis 眼内激光机;YAG激光;美国科以人公司氩离子激光治疗机;泪道激光治疗仪;眼前节照相系统;光学相干断层成相(OCT),日本进口眼底照相机;眼科A、B超;Goldmann眼压计;非接触眼压计;角膜地形检查仪;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同视机;综合验光仪等等。
  眼科每年均多次选派医生到国内外进行技术交流,加之百年来传、帮、带积累的临床经验,建立了一支基础扎实、技术过硬、不断探索前进的队伍。先进的检查、治疗仪器为眼科新技术的开展奠定基础。科室已经开展绝大多数的眼科新技术,在我省内率先开展的新技术有: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带虹膜人工晶体植入等;眼眶肿瘤手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仿真义眼装配也是省内领先项目。近年来还开展了眼科高难度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球内非磁性异物取出等,积累了严重眼外伤的抢救、治疗经验,绝大多数病人避免了眼球摘除,并能恢复有用的视力。进行了标准小梁切除、复合式小梁切除、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青光眼调节阈植人、斜视斜正、泪道激光手术、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建立了眼视光室,采用国内外最前沿的检查治疗理念,为每一位斜弱视患儿制定个性化综合治疗措施,在近视眼防治、疑难验光配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近视加深很快的青少年应用角膜塑形镜限制加深,对RGP等硬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角膜炎、干眼病等眼表疾病诊治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眼科还注重科研工作,以保证技术领先的地位,使科室的后劲增强,近几年有多个课题获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省教委科研基金和省卫生厅资金资助。对后发性白内障的基础研究及治疗的探索有了一定的深度,就此系列的研究论文在中华眼科杂志及眼科专业杂志发表数篇。
  眼科与国内著名的眼科中心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并聘请了著名的眼底病专家、北京大学医学部张惠蓉教授;著名眼眶病专家、天津大学宋国祥教授;著名青光眼专家、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叶天才教授等数名专家为眼科客座教授,定期前来我院讲学、会诊。使患者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国内眼科顶尖技术的专家诊治,极大方便了患者。同时,使医院眼科的技术不断向国内先进水平靠拢。
  眼科还承担福建医科大学各层次、各专业的眼科教学任务 。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爱癫痫儿童 儿科天使在行动

7月30日,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癫痫儿童关爱项目福建合作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内科举行了题为“彩虹桥”的关爱癫痫儿童公益活动。 本次活动由儿内科林丽珍护士长主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敏珍护师为住院的癫痫患儿家长作了题为“癫痫患儿早期干预与智能开发”的健康教育讲座。同时,科室护理人员还教会家长了解婴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疾病相关知识、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坚持对患儿进行智能训练,以促进癫痫患儿全面康复,提高癫痫患儿的生存质量。通过本次讲座,家长明晰了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及智能开发的重要性,并学习了一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训练方法。 据悉,我国人群的癫痫发病率为0.3%-0.85%,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婴幼儿期是癫痫发病第一高峰期。由于癫痫疾病的慢性病程特点,对患儿的认知、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都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今后,儿科护理组将继续开展相关护理健康教育活动,关爱癫痫儿童,为他们打造一个温馨、有爱的成长环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脏病吃什么营养食物好
高云
回答: 心脏病患者可以适量吃深海鱼、燕麦、坚果、绿叶蔬菜和豆类等营养食物。这些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 一、深海鱼 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150克,建议选择清蒸或水煮方式烹饪。对海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 二、燕麦 燕麦含有β-葡聚糖等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延缓胆固醇吸收。每日摄入50-100克燕麦片作为早餐,搭配低脂牛奶食用效果更佳。胃肠功能较弱者需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 三、坚果 核桃、杏仁等坚果含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每天食用20-30克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选择原味坚果避免盐渍产品,需注意控制总量以防热量超标。 四、绿叶蔬菜 菠菜、油菜等深色绿叶蔬菜富含叶酸和钾元素,有助于调节血压。每日摄入300-500克,急火快炒或焯水凉拌可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素。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制钾摄入。 五、豆类 黄豆、黑豆等豆类含大豆异黄酮和优质蛋白,每周食用3-4次,每次50克左右为宜。建议选择豆腐、豆浆等易消化形式,痛风患者应限制摄入量。 心脏病患者的日常饮食需遵循低盐低脂原则,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和动物内脏。烹饪宜选用橄榄油等植物油,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保持规律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指标,严格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及时就医复查。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