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关于心脏康复--您知道多少

时间:2014-08-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心脏康复的理念已有近百年历史,在西方国家正规开展的也有50多年的历史,已构建起比较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目前,我国的心脏康复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展心脏康复的医疗机构相对较少。

  心脏康复是一个集疾病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的意义不仅是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同时也关心亚健康人群的预防,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获得健康的生活。

  心脏康复适用范围广泛,几乎涵盖所有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主要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支架术或搭桥术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病患者,以及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吸烟等。

  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是:1.心肺运动试验和其他评估;2.有氧训练;3.饮食指导;4.药物指导;5.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治:如戒烟等。通过心脏康复,使患者能够尽快得到身体功能上的康复,能够回归社会,回到工作岗位,独立自信地生活。目前我国已制定颁布心脏康复五大处方:运动处方、药物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和戒烟处方,使心脏康复治疗具有可实施性。

  心脏康复是一个多赢的体系,对患者而言可降低疾病的再发率及死亡率,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负担,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对医院而言可显着缩短住院天数,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控制不合理医疗造成的成本增长,增加纯效益,提高医疗服务和社会满意度;对国家而言,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减少了被动治疗费用,使有限的医保资金得以发挥最大效用。国外的心脏康复实践证明,有康复的心脏治疗与没有心脏康复的治疗相比,死亡率降低20%,再住院率降低30%.。胡大一教授在心血管康复专题讲座中也特别强调,没有康复的心脏治疗都是残缺的。

  心脏康复不需要太多的医疗设备和各种额外的物质、人力支持,也不需要增加患者的额外花费,简单易行。心脏康复教育要想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和循序渐进,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从而实现医患共赢。

  目前,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康复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相信,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心血管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一定能得到推广和进展。

  平衡能力训练

  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2

    柔韧性训练3

  柔韧性训练4

  柔韧性训练5   运动能力评估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胸口中间有灼热感是怎么回事
龚新宇
回答: 胸口中间有灼热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心绞痛、食管炎、胸膜炎、焦虑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缓解。 1、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是常见原因,常伴随反酸、嗳气。发病与高脂饮食、腹压增高等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莫沙必利片等药物。避免饱餐后平卧,睡前3小时禁食。 2、心绞痛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可能出现胸骨后烧灼感,多伴压榨性疼痛。与动脉硬化、情绪激动相关。需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或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发作时保持静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 3、食管炎 食管黏膜损伤后产生炎症反应,常见于长期饮酒或感染人群。表现为吞咽疼痛伴灼热感。可选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硫糖铝混悬凝胶、康复新液治疗。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采用少食多餐原则。 4、胸膜炎 胸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灼痛,呼吸时加重。多由肺炎、结核等继发。需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利福平胶囊抗感染,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保持半卧位减轻呼吸牵拉,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5、焦虑症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非器质性胸痛,常伴心悸、出汗。与长期压力有关。建议心理疏导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劳拉西泮片治疗。每日进行深呼吸训练,保证7-8小时睡眠。 出现持续性胸痛需立即就医排查心脏问题。日常应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BMI18.5-24范围,避免穿紧身衣物增加腹压。可记录疼痛发作时间与诱因,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建议每年进行心电图和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增加冠脉CT筛查。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