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伊马替尼治疗c-Kit基因变异的转移性黑色素瘤获较高疾病控制率

时间:2011-10-19 19:33 作者:复禾健康

         我院肾癌黑色素瘤病区郭军教授等新近刊发在国际权威肿瘤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最新影响因子18.97)上的题为《Phase II, Open-Label, Single-Arm Trial of Imatinib Mesylat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 Harboring c-Kit Mutation or Amplification》的报告显示:经Ⅱ期临床研究证实,伊马替尼治疗c-Kit基因突变转移性黑色素瘤,可获得较高的总缓解率(23.3%)和疾病控制率(54%)。

郭军教授及其团队在该项II期临床研究中评价了43例患者(均为c-Kit基因突变或扩增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总体的无疾病进展生存(PFS)、总反应率(ORR)和总生存(OS)。结果显示:6个月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36.6%,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为3.5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51.0%,中位总生存为14.0个月,PR或SD患者总生存为15个月,疾病进展者为9个月(P=0.036)。相关工作在2010年美国癌症年会上进行了专题讨论,该结果已于近期在JCO杂志正式发表。

       此前曾有三位研究者对未经选择的89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结果仅有一例患者疾病缓解。后来证明此例获得缓解的患者是一个c-Kit基因突变的肢端黑色素瘤患者。在郭军教授主持的这项研究中,入组患者均为c-Kit基因突变和(或)c-Kit基因拷贝数扩增患者。与未经选择患者中进行的试验结果相比,这项研究结果非常令人振奋,这些患者多为Ⅳ期、化疗失败患者,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据此推论,未来可能可以将黑色素瘤患者按分子分型进行分类,之后再根据突变特点选择合适的个体化靶向治疗,如BRAF突变患者可使用PLX4032,c-Kit突变患者可选择伊马替尼,从而逐步地解决整个黑色素瘤的治疗问题。

郭军教授的这一临床试验设计和结果为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向其他肿瘤治疗专家及与肿瘤抗争人群展现出了令人振奋的肿瘤治疗前景。

(科研处 刘妮 肾癌黑色素瘤病区 孔燕)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9月健康大讲堂

主题:远离淋巴瘤困扰 日期: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时间:9:00-11:00 地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三楼会议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 讲座题目1:如何读懂淋巴瘤病理诊断报告 内容简介:明确的病理诊断是实施科学规范治疗的前提,初诊为淋巴瘤的患者一定不要着急,您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诊断及病理分类和亚型。面对专业的病理诊断报告您是否感到一头雾水?您是否希望更详细地了解自己的疾病以配合治疗?来,战胜疾病从了解疾病开始,病理科专家带您读懂病理诊断报告。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李向红 教授 李向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特聘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从事病理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外科病理及与之相关的分子病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淋巴瘤、肺癌和胃肠道肿瘤病理诊断领域经验丰富。 讲座题目2:怎样远离淋巴瘤 内容简介:告诉您淋巴瘤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被诊断为淋巴瘤,应如何与医生配合,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 刘卫平 主治医师 刘卫平,主治医师 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目前工作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获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内基金资助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论着2部,参译论着1部。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优秀教师。 现场互动活动: 1. 邀请曾在我院治疗并已康复多年的淋巴瘤患者进行经验分享,帮助新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现场咨询问答(5个提问机会) 3. 现场有奖问答(5个答题机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癌症康复会 咨询电话:88121122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官方网站www.bjcancer.org 和官方微信获取最新科普讲座信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