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沈定刚教授来中心进行学术交流

  近日,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医学影像学著名学者沈定刚教授来本中心,作了一次主题为“Neuroimage-based Diagnosiso...

2014-08-08 00:00

护理部主任施忠英荣获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星光计划”三等奖

为进一步加强职工科技创新工作,推动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上海市医务工会于近日开展了第四期“星光计划”优秀项目评选。我中心护理...

2014-08-07 00:00

保持清正廉洁 恪守岗位职责??中心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暨党风廉政辅导报告会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落实卫生系统“九不准”、“十项不得”,切实推进中心廉政建设。按照中心党委、纪...

2014-08-07 00:0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专病门诊在上海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挂牌

  日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简称多动症)专病门诊在上海市心理咨询与治疗...

2014-08-05 00:00

中心组织学习组长等赴市六院(东院)参观

  近日,宣传科组织了中心组成员、学习组长等总分部近70人赴六院(东院)参观考察活动。到达临港六院(东院)后,六院(东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刘金兰举行了简单的...

2014-06-19 00:00

我中心张海音主任荣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4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庆祝建校117周年,在校庆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进行了表彰,我中心张海音主任获此殊荣。张海音主...

2014-04-15 00:00

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14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为促进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促进实验室对外开放的层次和力度,促进医学科学与工科、理科、文科等的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优秀科研人才,孵...

2014-04-09 00:00

招募健康志愿者

因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准备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以及遗传学研究,现需要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样本和精神病患者进行对照。如果您愿意为攻克精神疾病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2014-03-19 00:00

经颅磁刺激(TMS)技术精神科、神经科和康复科临床应用工作坊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TMS)技术,是国际上近年开发的颅外大脑刺激技术,具有无创和起效迅速等特征,已...

2014-03-10 00:00

关于本中心2013年端午节放假安排的通知

  根据上海市卫生局《关于2013年本市医疗机构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精神,为做好2013年端午节期间的医疗卫生工作,现将本中心的休息安排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2013-06-06 00:00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更年期忧郁症怎么治
杨乐金
回答: 更年期忧郁症可通过心理疏导、药物治疗、激素替代疗法、生活方式调整、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更年期忧郁症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心理社会因素、慢性疾病、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失眠、兴趣减退、躯体不适、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1、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纠正负面思维模式,建议每周进行1-2次专业心理咨询。支持性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家属应积极参与陪伴。团体心理辅导能通过同伴交流缓解孤独感,部分医院开设更年期心理健康课程。 2、药物治疗 盐酸帕罗西汀片适用于伴随焦虑的抑郁症状,需注意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米氮平片对改善睡眠障碍效果较好,但需监测体重变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心脏影响较小,适合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抗抑郁药物均需持续服用4-6周起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3、激素替代疗法 结合雌激素片可改善潮热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使用前需评估乳腺癌风险。替勃龙片具有雌孕雄激素活性,对情绪和性欲均有调节作用。局部雌激素软膏适用于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需配合定期妇科检查。激素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4、生活方式调整 每日30分钟快走或瑜伽等有氧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保持22-23点入睡的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增加豆制品、深海鱼类摄入可补充植物雌激素和欧米伽3脂肪酸。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能减少情绪波动诱因。 5、中医调理 逍遥丸对肝气郁结型忧郁症有疏肝解郁功效。甘麦大枣汤适用于心烦失眠为主的更年期综合征。针灸选取百会、印堂等穴位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耳穴压豆疗法方便居家操作,常用神门、内分泌等反射区。 更年期忧郁症患者应建立包含妇科、心理科、中医科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建议记录情绪日记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变化,避免过度依赖安眠药物。家属需理解这是生理性过渡阶段,多给予情感支持而非说教。定期进行骨密度和乳腺检查,预防长期雌激素缺乏导致的并发症。保持适度社交活动,参加更年期健康管理课程学习应对技巧。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